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坚持高水平中职学校办学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内涵发展、市场导向、文化引领,以强化“七种能力”为核心,推行校企共育人才模式,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七种能力”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能力”。学校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法,推动三个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以多种形式推进党建工作。“党建+”多领域见实效,铸造党团一体化建设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东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等称号。 二是强化战略思维能力。学校以创建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为核心,聚焦治理体系、立德树人、教学模式改革等十大重点项目,着眼长远和全局进行战略谋划,指引学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建设、发展的统领性方向。在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上,学习借鉴PDCA循环模式、6S现场管理等先进管理经验,创建“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模式,以精细管理促进提质增效,推动学校提高自主与合作治理能力。 三是强化系统改革能力。学校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构建。以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合理的改革路径,搭建“四系一院八部门”的管理体系,动态调整办学模式、绩效工资、教育评价、师资提升、干部培养、人事制度等多领域改革,实现治理体系的综合化、系统化、配套化目标。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能力。学校本着“能用、管用、适用”的原则,持续建设具体制度和工作方案,将行之有效的学校治理经验及时转化为规章制度,提升依靠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的水平。规范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初步构建起综合改革、内控体系、机构优化、清单制度、信息平台“五位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五是强化关键办学能力。学校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建设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核心教师团队,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 六是强化数智赋能能力。学校完善信息化考核系统,开展数据中台项目,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合作智慧校园结对建设。安装食堂刷卡、监控系统,运行校门、宿舍刷脸系统,使用“轻舟校园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家长、学生间智能化联动管理,构建起数据与业务融合的智慧校园一体化平台,为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用新兴技术赋能学校治理,用数据辅助学校决策。 七是强化文化育人能力。坚持文化立校,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学校专业文化、修身文化活动,完善楼层文化、班级文化、实训室文化、食堂“食”文化建设,推动书法、象棋、蛋雕、剪纸、面塑、布艺贴画等非物质文化进课堂。构建全环境育人格局,完善全链条体验式德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素养。 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协同发展新平台 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评价制度,形成“对接产业、能力引领、平台支撑”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开拓专业新方向。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机械制造、综合艺术”四大类专业群,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先进装备制造、智慧养老等领域的急需紧缺学科专业。与高职院校合作联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 二是促进课程精品化。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数字资源整合利用工作,校企合作开发24门“互联网+”课程,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项目引领”“理实一体化”“体验式实践”等教学模式,构建起“进阶式任务、沉浸式体验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是畅通优师成长路。依托师资培养策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等高校或企业共建教师发展研修基地,打通教师进阶路径。聘用企业高技能专业人员、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到学校任教,共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立起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新时代新征程,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将继续秉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七种能力”,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全国一流的“淄信”品牌。 (张林丽 孟宪辉 安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