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时评
2024-10-24 星期四
汇聚更多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使承载历史记忆、文化情感与民族认同的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项调查显示,82.9%的青年受访者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非遗的青春接力中。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记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培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很多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族式传承、手传心授,甚至出现部分非遗技艺仅局限于传承人。这种传承模式面向的传承人少、局限性大,使非遗技艺面临“断层”“失传”的风险加剧。

  青年的热情加入让非遗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新的无限可能,让非遗在青春之力的助推下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显示,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达亿级。在这部分消费群体中,“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在消费非遗商品时,新时代青年也在探寻非遗的制作技艺。例如,南京绒花本是一门濒临失传的手艺,但在古风圈被一群“簪娘”研究出了各种花样。这群“簪娘”在研究传统绒花技艺的基础上,对绒花的制作材料和技艺进行了创新。如今,在短视频平台、古风圈随处可以看到绒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制作绒花成为“簪娘”的一项必备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兴衰演替,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精神信仰。以新技术、新理念赋能非遗传承与发展,以新视角、新样态活化非遗创新与转化,是赋予非遗以新生独特魅力的时代命题。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年轻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非遗传承中“少年敢当”的青春力量。例如,B站百万粉丝手工大神雁鸿用易拉罐做出绝美头饰,甚至带着自己的非遗作品登上米兰时装周,而她正是一名“90后”。自幼接触竹编的“90后”竹编技艺传承人刁宽打破偏见,立志成为竹编非遗传承人。这些优秀的非遗传承人用他们精湛的非遗技艺和虔诚的工匠精神让我们看到青年在非遗传承中的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花丝镶嵌、竹编、独竹漂从悠悠岁月中走来,带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印记在现代社会中散发光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敢破敢立的自觉和勇气,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实践探索,更需要不断尝试的融合创新。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多数年轻人希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非遗体验活动,举办非遗文化节、文化展览活动,创造出贴近生活的非遗产品,以及推动非遗品牌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等方式对非遗进行创新。当前,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成为青年关注的新潮流与新方向,越来越多的青年主动加入非遗传承人队伍中。例如,当下新媒体平台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人创作的展示非遗技艺的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将非遗技艺的制作、展示环节囊括在内,同时展示了非遗技艺的精妙,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手艺人伟大的传承精神。这种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符合当下年轻人视听内容的观看特点,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传承非遗、创新非遗,也使非遗不断“火出圈”。新时代青年用青春之力传承古法,找准历史赓续、时代需求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发力,借助科技创新,无疑能让非遗在中华大地上“火”起来。

  时代的洪流奔腾而下,古老非遗的外在形式必然会有所改变和创新,但始终不变的是支撑它们得以流传千年的精神内核。新时代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中展示出强大的青年力量,只有充分发挥这种青春力量,让更多人认识非遗,走进非遗,才能使得非遗传承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找到归处,才能薪火相传、光芒不息。我们必须继续重视推动青年作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者,继续培养青年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责任感,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评论·时评 02汇聚更多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张荣富2024-10-24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