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雄安,一座承载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新华社发
|
历史耐心统摄着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着重体现为一个百年大党对时间命题的深刻解读、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自身事业和政绩的清醒认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以宽广历史视野和深邃历史眼光在新时代面向全党提出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践品格 历史耐心统摄着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着重体现为一个百年大党对时间命题的深刻解读、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自身事业和政绩的清醒认知。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风险挑战、取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正是韧性、耐心、定力。也正因为始终保持历史耐心,中国共产党愈挫愈勇、愈险愈进,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在中国建立起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领导人民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风险,推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党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诸多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历史耐心的坚守。保持历史耐心至关重要,这既是历史的昭示,更是现实的要求。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这个挑战和希望并存的时代,全党必须戒骄戒躁,秉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耐心,兼修“显功”和“潜功”,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论断,既鲜明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历史自觉,也深刻揭示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百年党史中,保持历史耐心,是我们党管党治党、战胜重大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管好治好中国共产党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清醒而坚定地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更需要保持历史耐心。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管理好党员人数超大规模、组织体系超大规模的政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毛泽东同志指出:“不为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不为某些挫折而灰心,给予必要的耐心和持久,是完全必要的。”邓小平同志强调:“处理党内的问题,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快比较急地解决问题,一种是耐心地花较长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当前,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在14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现实,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亟待解决的大党难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因此,我们党必须克服一切形式的浮躁和虚荣,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历史耐心,展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充分的历史耐心。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保持历史耐心仍然是我们取胜的关键所在。唯有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淡定和从容,坚定爬坡过坎的底气和信心,不急不躁地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缺乏量的准备,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受了许多磨难,进行了许多拼搏,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攒了强大能量。当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更要准确把握斗争的时和势,“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以历史耐心和战略智慧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保持历史耐心,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以更科学的时间观、历史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谋势而动,既从全局入手作出战略考量,又从细节出发谋划各个环节,逐步将宏大构想落到实处。 总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党员干部既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又要保持历史耐心、强化战略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披荆斩棘、勇毅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和韧劲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一绘到底,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单位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