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智能眼镜,“云游”西柏坡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能身临其境地感知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红色资源数字化在不断提升着思政课的吸引力。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一系列伟大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使命,要大力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使其在铸魂育人中发挥更大作用。 红色资源数字化促进红色文化话语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随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话语转换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紧跟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和可视化趋势,主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更加生动、形象、接地气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红色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受众群体差异化、信息内容碎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多重挑战。一方面,年轻一代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对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接受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海量数据的产生和流转,增加了红色文化深度挖掘和有效传播的难度。 红色资源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话语转换,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让红色资源数字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也是红色文化话语转换得以实现的必要技术条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话语转换,将红色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英雄事迹等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地呈现给受众,同时也是对红色文化价值意蕴的重新诠释。借助数字技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要义,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教育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有效增强红色文化的贴近性、时代感和聚合力。 红色资源数字化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传播领域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遵循数字时代传播规律的话语体系,使受众对红色文化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深刻体验、认同红色文化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数字技术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条件。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的蓬勃发展,让红色文化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此外,数字技术还能精准分析受众兴趣偏好和行为习惯,个性化推送红色文化内容,同时借助话题讨论和互动分享等机制,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数字技术为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度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接收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裂变式传播的可能性和便捷性大大增加。相对于传统传播方式,红色资源数字化所打造的立体化传播空间,使红色文化传播更有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建构“Z世代”红色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引导他们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数字技术促进受众对红色文化形成认同。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对人与空间关系的深度介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对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在具身性视域下进行传播实践研究受到更多关注。研究发现,受众具身体验与视频内容认知相关联。红色资源借助数字化技术,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使受众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沉浸式体验和感知红色历史场景,增强情感共鸣和记忆效果,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红色资源数字化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红色资源数字化对讲深讲透讲活红色文化、创新优化思政课建设结构、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等有积极作用,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共享教学资源等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高校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本地红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在构建本校红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同时,加强校际合作,共建共享红色资源数字化大平台,是打造“云上大思政课”平台的具体实践和关键突破。一方面,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数字化红色资源课程,将红色文化以更加新颖、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生动的剧情、逼真的场景、丰富的情感元素和深度还原的史实等,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和现实价值,从而激发其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红色资源数字化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除了以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媒体手段呈现外,还可围绕红色资源创作微电影、短剧、游戏、动漫和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借用元宇宙等互动虚拟场景“云游”全国红色教育基地,有效提升红色资源的可感性和可及性,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