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党建
2024-10-17 星期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干部学校的历史回望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北。为培养抗日干部和各种人才,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陕北公学、马克思列宁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等30余所干部学校。这些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储备。

  在长期相对稳定的局部执政环境中,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延安时期,抗大培养了10余万名革命干部,陕北公学培养干部13000多人,马克思列宁学院八九百人,中国女子大学近2000人,安吴堡青训班12000多人,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000余人,陕甘宁边区党校3700多人,鲁迅艺术学院685人,为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力量。这些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如军事学院主要培养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军事工作干部,马克思列宁学院主要培养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主要培养党与非党的各种高级和中级的专门的政治、文化、科学及技术人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针对这一育人理念和方针,毛泽东同志多次进行论述。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从事学习的。同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不仅是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总之,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把学员培养成为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斗争的筑梦者。

  延安时期,为了培养技术干部和专门技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延安自然科学院等一批专门性院校诞生了。据不完全统计,延安自然科学院培养学生500多人,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培养100多人。这些人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边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服务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了工程师、研究员、大学教授等业务专家或骨干,有些成为中央、省、市党政领导干部。他们在科学研究、军工生产、广播电讯、卫生健康等领域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作出了奠基性或开创性的贡献。如1938年随姐姐奔赴延安的戚元靖,曾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冶金工业部部长,长期从事冶金工业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地矿系学习过的黄墨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唐山钢厂、天津钢厂、太原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等主要负责人。1938年,年仅16岁的四川女孩郭芃奔赴延安,在抗大学习后,到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成为一名无线报务员,后经党的培养和自身不懈奋斗,成长为著名的航天女杰。

  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探索形成了高等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等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教育家,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例如,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后来在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校长。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后来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还有一批教育工作者,在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人员名单中,就有曾任教于马克思列宁学院的结构力学专家赵飞克、曾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的无线电专家李强、曾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的化学家恽子强等。

  延安时期,尽管条件极为艰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大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各种文化知识,提高了理论素养,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成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演讲中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新时代新征程,要继承延安时期党创办干部学校的优良传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培养一批批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作者系延安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党建 0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干部学校的历史回望 谭虎娃2024-10-17 2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