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4-08-12 星期一
海岛老人有了贴心“医”靠
——记温医大仁济学院“海岛书院”实践队
本报记者 蒋亦丰

  “终于等到你们了,进来坐吧。”70多岁的胡立顺笑呵呵地把一群大学生迎进家门。

  60多年前,胡立顺驻防在浙江温州的大沙岙炮兵连,退役后回到洞头区鹿西岛。由于常年居住在海岛上,腿部风湿较为严重。直到有一天,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海岛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这里,让胡立顺有了贴心的“医”靠。

  事实上,这个夏天期待大学生到来的,远不止胡立顺一人。鹿西乡是离岛乡镇,由鹿西岛、四屿等12个岛和26个礁组成。乡里常住人口4454人,“一老一少”占比达60%。2008年,温医大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首次登岛,17年接续不断。

  指导教师刘琦介绍,团队主要提供健康体检、艾灸、按摩、医疗知识普及等服务。出行前,学院向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征集志愿者,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自主申报,经多轮面试并结合在校表现确定入围人选。“这个品牌活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今年我们招38人,报名就有160多人。”

  学生张译心的特长是临床医学专业,有一定的中药知识,且会温州方言,这次她的任务是教会老人使用艾草锤。

  在鹿西村的养老服务中心,收到活动消息的老人们早已把一楼大厅坐得满满当当。张译心拿出艾草锤作起介绍:“在身体出现疲、僵、酸、痛等症状时,适合使用艾草锤捶打按摩一下,能疏通经络,加快血液循环。”说罢,张译心仔细进行了演示。

  细致入微的介绍,让老人们很快掌握了要领,遇到力度、速度控制不好的,张译心还会手把手一对一指导。下次登岛实践又是一年后,万一艾草锤用坏了怎么办?细心的学生们考虑到了这点,除了现场赠送的100个艾草锤,他们还带来了生活中常见的原材料,现场教授老人们制作。这下,现场的氛围更热烈了,老人们忙作一团,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艾草锤做了出来,大伙拿着“胜利果实”迫不及待回家,想给家里人去“炫耀”一番。

  两周时间,如此场景比比皆是。有的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在线问诊、预约挂号等操作,有的开展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的教学,有的传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手指操。“我担任村书记15年,和实践团学生也认识了15年。他们除了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还陪他们聊天,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减少孤独感。”鹿西村党支部书记陈余飞说。

  时间一长,大学生也成了老人们心头的牵挂。在东臼村村民服务中心,78岁的施碎娟得知实践团成员9点来送驱蚊包,7点多就下地摘了自家种的西瓜带到现场。一看到队员,施碎娟迎了上来,拉着大家先吃自己的西瓜。她激动地说:“我每年都期待你们这群孩子过来,去年送的滴眼液很好用。隔壁村说你们今年来送驱蚊包,我就赶紧来了。这么热的天一个个村送过来,辛苦你们了。”

  实践期间,队员们吃住都在岛上。村里没有旅店,就把他们安排到唯一的一所小学里食宿。队员们在操场上搭起一个个帐篷,忙碌完一天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了白天的见闻。“今天发现一个老爷爷出海捕鱼受伤,因缺乏急救措施导致腿部至今留下病根,我感觉普及急救知识很有必要。”“扎不断村的一位老奶奶得知我们没来得及吃早饭,硬是拉着去她家吃饭,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了。”……

  队员们给每天的这段美好时光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星空下的思政课”。事实上,每年实践活动委派的指导教师除了在专业上给予指导外,也会适当融入思政元素,让每一个队员真正走进乡村、爱上乡村。等到实践结束后,实践团要撰写报告在全校进行汇报,以此感染学弟学妹,吸引更多人来年接过这根接力棒。

  据统计,“海岛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7年来为岛上老人提供健康服务活动260余场,受益2000余人。“17年的传承,让大学生们真正做到‘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今后这项活动还将薪火相传,淬炼出更多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的时代新人。”温医大仁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立康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