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4-08-12 星期一
白云黄鹤 壮美诗篇
——“跟着课本读中国”之湖北篇
本报特别报道组 本报记者 汪瑞林 程墨 龚萍 陈有利 通讯员 尚紫荆 李季
  黄鹤楼晚霞。 视觉中国 供图

  武汉四十五中学生在朗读《黄鹤楼》。本报记者 龚萍 摄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黄鹤楼,这座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之滨的古建筑,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竞相咏叹的对象。它不仅是一座楼,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精神,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底蕴的象征。

  唐代诗人崔颢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被誉为咏叹黄鹤楼的千古绝唱。

  日前,记者一行追寻课本里的中国,来到江城武汉,登临黄鹤楼。在此,古今交汇的画卷缓缓展开,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黄鹤有信,归去来兮

  黄鹤楼,一幅立体的画。

  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与长江为伴,京广铁路的列车在楼下呼啸而过。

  远观黄鹤楼,楼体巍峨耸立,飞檐翘角,层见叠出,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鹤。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庄重威严。黄鹤楼正面悬挂书法家舒同所题三字金匾“黄鹤楼”,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牌坊、亭轩等建筑环绕。

  走进黄鹤楼,只见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上著白云仙鹤,两旁立柱上悬挂着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拾级而上,二楼有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三楼有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四楼有当代名人字画,五楼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漫步其中,在雕梁画栋间感受黄鹤楼的丰富文化内涵,令人驻足喟叹。

  登上黄鹤楼,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象使人豁然开朗。楚天极目,长江风光映入眼底,长江之水浩荡东流,如一条流动的绸带,在眼前缓缓展开。远处山峦重叠,与近处的葳蕤草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黄鹤楼,一首凝固的诗。

  流传下来与黄鹤楼相关的诗作或讴歌黄鹤楼的壮丽,或借黄鹤楼抒发家国情怀。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黄鹤楼》。

  公元223年,吴大帝孙权建黄鹤楼,用于瞭望守戍。

  1800年来,兴废沿革。从三国时期的军事哨楼,到唐宋时期的观景楼阁,到明清时期的文酒高会之地,黄鹤楼27次倾圮,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历史川流不息,黄鹤楼仍然屹立在那儿,见证了武汉乃至中国的沧桑巨变。

  记者一行抵达黄鹤楼公园,景区内游人如织,人们三三两两,或独自漫步,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

  在黄鹤楼的顶层,记者遇见了一群穿着鲜艳衣服的阿姨。面对镜头,阿姨们放声歌唱。嘹亮的歌声回荡在黄鹤楼古老的砖瓦间。

  通过交谈,记者得知,阿姨们来自同一个老年合唱团,平均年龄逾七旬,虽白发苍苍,仍活力满满。合唱团的马阿姨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黄鹤楼有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情愫。对她们而言,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楼,更是成长记忆的一部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

  “每一次登黄鹤楼给我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黄鹤楼被拆时,大家都很遗憾很不舍,黄鹤楼一重建我们就立刻登楼了,仿佛与旧友重逢。”马阿姨说。

  楼映古今,育泽四方

  “作为武汉人,我们对黄鹤楼都不陌生,作为四十五中的学生,提起黄鹤楼更感觉亲切。”在武汉四十五中八(5)班的课堂上,语文教师徐向勇正带着学生们学习古诗《黄鹤楼》。

  武汉四十五中坐落于蛇山脚下,站在青年教育楼上,抬眼就能看到黄鹤楼。提起黄鹤楼,学生们如数家珍。

  “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与黄鹤楼有关的诗词,特别是崔颢的《黄鹤楼》。”

  “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学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与岳飞、张之洞都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岳飞《满江红》中的‘凭栏处’指的就是黄鹤楼。”……

  “黄鹤楼在唐代,就是标志性建筑和‘网红打卡地’了。直到今天,黄鹤楼依然体现着武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在挖掘黄鹤楼的人文价值。”徐向勇说。

  徐向勇介绍,近年来,学校围绕黄鹤楼等历史古迹,开展了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如开展黄鹤楼手抄报评选,学生通过查阅与黄鹤楼有关的知识制作手抄报,感受诗词之美。学校积极培养双语小导游,作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校,在2019年军运会期间,小导游们站在黄鹤楼上,用双语向中外游客介绍黄鹤楼及中国文化;2021年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周边的红色文化场所,用双语传播红色精神;2023年,学校以“桥见武汉”为主题,以武汉长江大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武汉的各种桥梁,挖掘红色文化底蕴。

  班级墙壁上,张贴着学生们制作的小报,一一望去,黄鹤楼、仙鹤、蛇山、长江乃至武汉特色小吃热干面、豆皮等,各种元素组合,生动有趣。

  黄鹤楼,对于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而言,是一个激励大家奋发向上的精神图腾。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璀璨象征,更是武汉这座城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生动写照。

  “黄鹤楼见证了武汉历史的变迁,如今已经成为武汉市一张最亮眼的名片,不仅体现了武汉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深刻体现了历史景物的变迁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发展轨迹。”武汉四十五中校长张红军说。

  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则围绕黄鹤楼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华路小学校长罗宏文介绍,学校将音乐课、美术课与语文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写关于黄鹤楼的诗词、画心中的黄鹤楼,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黄鹤楼,了解黄鹤楼的文化,讲述黄鹤楼的故事。同时,为了更好传承中华文化和进行古诗词学习,学校编制了经典诵读课本,将我国的经典古诗词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学段进行梳理,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大江大河,敢为人先

  巍巍黄鹤楼,滚滚长江水,滋养出了大江大河大武汉的雄浑。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是武汉人民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轰然倒塌,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在这里,周恩来、郭沫若、冼星海等先辈投身抗日宣传,鼓舞民众团结一心、救亡图存。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夕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其中既有悲壮之情,更蕴含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与澎湃激情。

  与黄鹤楼公园一门之隔的首义公园,是武汉市唯一一所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性公园。事实上,黄鹤楼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与黄鹤楼也有很深的渊源。

  黄鹤楼下,曾是湖北最早的党组织机关所在地。虽然当初的艰难探索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湖北这片热土上,至今依然保留着一处处红色遗址,记录着董必武、陈潭秋、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业。

  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等革命历史景点遍布各个角落,武汉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洪水肆虐、非典挑战、疫情阴霾……历史的洪流中,武汉人民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挺立潮头。2023年,武汉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实现发展能级新跃升。

  岁月变迁,江流千古。站在今天的黄鹤楼上,极目远眺,昔时孤帆远影的景象,早已不见影踪。今日的大江上,客轮、货船来往穿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相连,江边高楼大厦林立,江滩上游人如织,魅力四射的江城武汉尽收眼底。

  黄鹤楼脚下不远处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

  1953年,毛主席登上黄鹤楼,遥望长江,提出修建一座跨长江大桥的设想。1955年、1956年毛主席又3次游览长江,并于1956年写下了充满革命豪情的《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生动地展示了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伟大历史画卷。如今,武汉三镇已经有11座长江大桥了。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下,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钢水的武钢映红了新中国工业崛起之路,汉正街书写出“天下第一街”的商业传奇,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武汉光谷引领全球光通信未来……今日的武汉,处处洋溢着创新与发展的活力。若崔颢今日再登黄鹤楼,看到眼前此景,可能表达的情感完全不一样,定非“烟波江上使人愁”,而是壮志凌云的豪情万丈,歌颂这新时代的发展与辉煌。

  黄鹤楼与周围景象,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完美画卷。黄鹤楼不仅是一张历史文化的名片,也是今天建设发展武汉的一个品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武汉乃至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黄鹤楼将继续见证湖北人民在逐梦新时代的路上建功立业。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汪瑞林 程墨 龚萍 陈有利 通讯员 尚紫荆 李季 执笔:本报记者 陈有利 龚萍)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