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紧扣“全面改革提质”主线,多措并举,推动新时代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持续书写高校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目标方向入手,明确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思路 明确舞蹈教育定位。舞蹈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大学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结合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改进课程设置,提高专业内涵和竞争力。例如,学校教师以“调研促发展,艺术铸灵魂”为主线,先后赴沈阳音乐学院等兄弟院校,聚焦“新时代音乐舞蹈类研究生培养创新路径”等主题开展深度学术调研交流活动,活动参与人员一致认为研究生教育既要扎根优秀地域文化沃土,更要面向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发展趋势。活动为学校修订音乐舞蹈类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了启示。 加强舞蹈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学科建设程度和教学质量水平,因此,建强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必要因素。烟台大学注重舞蹈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优秀舞蹈人才。例如,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第五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山东省第五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教师组)等活动。 从立德树人入手,夯实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强化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烟台大学强化思政教育,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学校领导与学生交流座谈,聆听学生的心声,回答学生的问题和思想困惑,勉励学生要学习理论知识、学好专业知识,提升团结本领、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校园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学校组织学生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等地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集体参观村史馆,泛黄的土地契约、充满历史感的农具器物,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讲述着村子的红色历史。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烟台大学坚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例如,学校成功排演民乐舞台剧《家乡美》,用“说家乡,道家乡”的巧妙方式,呈现了各省学生为参加地方文化主题的校园音乐大赛而自发组团排练的过程,将舞蹈、话剧的相关元素融入剧目表演过程,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实践教育入手,拓展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学演结合,丰富教育形式。教学实践作为连接理论与应用的桥梁,在舞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烟台大学以实践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坚持将舞蹈实践深度融入舞蹈教育体系,秉持“根植胶东,服务人民”的初心,以舞蹈为纽带,拓展学生舞蹈实践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在实践中破茧,在艺术中蜕变。 校企合作,拓展教育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既是理论知识的应用,还是学生提升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烟台大学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等领域与相关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如共同打造党建共建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拓展舞蹈实践教育平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例如,学校教师赴山东省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开展“深化校企合作 共育艺术人才”访企拓岗活动,就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开展教学实习等事项进行可行性探讨,创新校地合作模式,联合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惠民演出、非遗传承等活动。 从就业升学入手,提升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效 主动谋划。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烟台大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升学工作,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例如,学校结合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需求变化,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举办就业工作推进会,全面梳理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制定详细的帮扶台账,多维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推进。 积极作为。烟台大学通过精准指导、职业生涯教育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就业体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采取多项有力措施,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坚持“理性定位、梯次规划”,根据个人特质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例如,学校对在校举办校园招聘会的企业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 从社会服务入手,展现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 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烟台大学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作用,通过教育赋能等方式全方位助力乡村建设。学校秉承文艺服务基层的理念,组建多支社会实践队伍,以艺术为桥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下乡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文艺之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绚丽绽放。例如,学校与后许家村联合举办“青春艺语颂党恩·文艺振兴绘新景”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用文化演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与艺术活力。 助力群众文化建设。烟台大学通过歌舞、乐器演奏等文艺演出形式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将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发挥文化惠民作用。学校积极践行文艺惠民使命,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文化普及、艺术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在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中展现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烟台大学将继续发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精神,致力于培养更多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坚决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姜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