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校声乐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让学生既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兼具艺术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音乐人,是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院坚持“情感赋能声乐教育,德艺共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积极构建专业技能培养与品德培养并行的“双轨育人”体系,走出了一条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 情感为基 让声乐教学“有温度” 声乐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发声技巧训练”,而是一个实现师生之间情感共鸣、艺术感悟传递的过程。学院避免声乐教学“重技巧、轻情感”,把情感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发声练习不再单一,反而变成了一次有温度的艺术交流,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声乐艺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情境化教学”激活情感共鸣。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将情感因素引入到教学中。针对每一首声乐作品,教师不再单纯进行演唱技巧的教授,而是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创作故事与情感内涵等内容,丰富教案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现不同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表达出的深层含义,营造沉浸式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黄河画面,面对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随后讲述歌曲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作品的初衷,学生在聆听歌曲时仿佛置身于“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历史背景中。借助前期的铺垫,学生不仅能更精准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力度,而且可以体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民族精神。曾有学生在课后反馈:“以前唱《黄河大合唱》,感觉对自己而言难度很大,非常没有信心;如今再次演唱,脑海中会浮现出很多与歌词相对应的画面,感受着每句歌词的强大力量。” “个性化辅导”呵护成长初心。声乐学习因学习个体的不同,表现出极强的差异性,在嗓音条件、性格特点、艺术领悟能力等方面,学生间存在很大差异。学院探索实施“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方式,让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第一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搭建起快速成长的阶梯。2023级有一名学生,初入学时有着很好的嗓音条件,但是性格上却很内向,每次上台都放不开,发挥容易失常,有时甚至会出现怯场的情况。辅导教师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主动与其谈心谈话,倾听他的想法,了解到他担心唱不好被同学嘲笑,一站到台上就紧张,声音颤抖。教师从简单的课堂展示入手,鼓励他在小范围内试唱,每次演唱后对发挥好的部分及时鼓励,对不足之处也做到耐心指出,还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与他分享舞台经验,帮助他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德艺并行 让人才培养“有厚度” 德为艺先,艺以德养。声乐专业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会唱歌的人”,更是要培养兼具品德和担当的新时代音乐人。学院把品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采取课程融合、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心用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兼顾品德的养成,达成“德艺双馨”的目标。 让品德教育融入日常。学院在声乐专业课程体系中,把“艺术道德与职业素养”模块单独设置,将品德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声乐作品分析”课程中,教师在讲解作品时呈现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如讲述“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艺术之路时,引导学生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在“舞台表演”课程中,强调敬畏艺术、敬畏观众、敬畏职业,要求学生无论是着装、言行还是演出态度上,都要将音乐人的素养全面展现出来。在“声乐教学法”课程中,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为人处世的学习作为重要内容。此外,学院在开设的“红色音乐文化”选修课上,将沂蒙精神的弘扬作为重点来抓,带领学生研读红色经典,学习每个经典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022级学生上完选修课后感受颇深,“以前总是觉得红色歌曲‘老’,但了解每首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后,我对歌词有了全新的领悟,聆听音乐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前辈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让品德力量引领成长。榜样所给予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学院将榜样的学习作为重点来抓,用身边典型教育学生。学院多次邀请德艺双馨的歌唱家来校举办讲座、大师课,上课前印发歌唱家详细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每位来校专家的成长故事,随后通过现场交流,引导学生学习艺术家的高尚品德和艺术风范;组织教师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和艺术经历,重点讲述如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成长等方面的经验,通过提炼形成一定经验,便于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做到资源共享互促。 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如在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优秀学生等,让学生们汲取榜样的力量,不断成长进步。 务求实效 让双轨育人“结硕果”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的双轨育人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不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通过品德素养的修炼,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专业能力方面,学院声乐专业学生在各类省级、国家级别声乐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3年,学生在“山东省青少年歌手大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山东赛区选拔赛”等专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5项;15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许多毕业生成为各地中小学音乐领域、文艺演出团队、音乐培训机构中的骨干力量,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临沂市一重点中学校长在招聘时说:“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责任心强、品德好,能快速适应教学工作,我们非常欢迎。” 在品德素养方面,学院声乐专业学生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近3年,有80余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20余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在90%以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 此外,学院的双轨育人模式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同行的认可。2023年,学院承办了“山东省高校声乐专业‘德艺共育’教学研讨会”,来自山东省30余所高校的声乐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学院分享的育人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