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临创转换”是一门衔接基础临摹课程和创作实践课程的重要过渡课程,为日后书法创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在“临创转换”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取得宝贵的经验和收获,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书法创作实践能力。 设置“临创转换”课程的必要性 在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临创转换”是指一种书体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学习,要求学习者能从一件书法作品中找出其创作风貌,并将其转换融入相应的书法创作中。这是书法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未来学生书法创作实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书法专业开设的“临创转换”课程,包含篆、隶、楷、行、草以及篆刻这几个方向,是基础临摹课程结束后、创作实践课程开始前的一门重要过渡课程。 “临创转换”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意识到“临创转换”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首先,学生要对创作风格有方向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是什么;在进行临摹学习时,学生要深入了解某种碑帖的主要特点,再进行临摹。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碑帖的基本用笔和造型的规则,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形成与原帖一致的风格和风貌。最后,“临创转换”课程的定位要清晰,不能大量地进行课堂训练,而是要将临摹与创作结合起来,紧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学习书法作品的风格和风貌。 “临创转化”的实践探索及收获 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课程是让学生学习书法创作的关键课程。它让学生了解到某一类书体作品创作的基本规则,并且知道如何利用该规则。因此,在书法专业“临创转换”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规则并知道运用规则是该门课程探索和实践的重点所在。 临摹方面的训练。临摹是所有书法创作的基础,许多书法作品的创作均来自对经典作品的临摹学习。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课程的临摹学习方式和一般基础临摹课程是不同的。首先,基础临摹课程以字形和结构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以形似为主要的学习目标,而学校“临创转换”课程的临摹部分除了要求形似以外,还将书写的流畅性、书写性以及用笔规则作为学生临摹学习的重点。其次,“临创转换”课程的临摹部分还让学生学习字势和字结构等方面的规则,因为规则是某一种书法作品风格的具体体现。最后,则是整体布局规则的学习。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课程的临摹部分更加注重学生对规则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对规则有所了解,才能使其进一步强化并深入地进行实践练习。 创作方面的训练。创作是“临创转换”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书法创作实践学习中重要的应用环节。在“临创转换”课程教学过程中,书法专业教师让学生了解书体的风格以及创作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将所学的风格应用在所抄写的文字中,这是书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进行初步创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为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字训练。首先,进行抄书练习,通过书籍文献的抄写训练学生的日常书写能力;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使用某一类风格进行书写;最后,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杜绝电子设备的使用,在书写训练的过程中找出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并让其在下一次的训练中进行改进。 反思方面的训练。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的训练重心是寻找书法创作规律并应用规律,在寻找和应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在临摹和创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不断思考作品的风貌及应用规则,并根据规则的学习进行相应的反思。这种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只有不断反思临摹和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才能避免出现重复性错误,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临摹和创作能力。 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课程教学非常注重规则性、应用性和反思性训练,并非单纯的集字创作,而是将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性书写作为重点。 鞍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临创转换”是一门让学生在书法专业学习中学会创作的重要课程,其核心在于让学生寻找不同书写风格的规律、学会应用规律、对书法创作进行反思,这也是该门课程采用的重要训练方式。学生通过“临创转换”课程的学习,能够自主地寻找规则并学会使用相应的规则,写出具有神韵的临摹及原创作品。 (胡道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