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星期四
燕山大学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平安校园建设有了“新阵地”
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沈鹏超 邓闰芳

  本报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沈鹏超 邓闰芳)学生们化身导演、编剧和演员,将刷单诈骗套路拍成短剧《“贷”价》;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在虚拟火场中演练逃生路线;动手设计立体储物架,巧妙化解宿舍电线缠绕隐患……在燕山大学的学生社区里,安全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

  这些生动场景,正是该校以“寓见平安”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为载体,助力建设平安校园,探索构建“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贯穿式”校园安全教育新生态的缩影。

  近年来,燕山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着力推进“1+6+N”社区安全治理。工作站下设消防志愿队、安全督查队、心理护航组等6类功能小组,并在每个宿舍设立N名安全员,形成覆盖学生社区全部宿舍楼层的动态管理网络。

  平日里,学生安全员通过“隐患随手拍”,发现问题直接联系工作站,实现“小事不出寝,大事早预警”。从“被动管”到“主动创”,学生参与热情被有效激发。

  该校打破校园“围墙”,联合秦皇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燕园派出所共同建立“校地安全联盟”。消防队员定期进社区开设“微课堂”、民警结合最新案例讲解反诈技巧,全年开展联合活动76场。此外,还与秦皇岛市交警支队、市红十字会等开展校地合作。

  实验室、宿舍楼是校园安全工作重点。工作站联合学校安全工作处,模拟实验设备电路短路引发火情,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全流程模拟的应急疏散和灭火器实操演练。

  多年在校园安全教育的深耕细作,使得燕山大学“寓见平安”成为卓有成效的育人品牌,实现安全教育效能的“三维转化”。

  学校“四季安全”主题教育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学生自发组建“校园反诈宣讲团”,将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巡演;工作站安全教育“四式工作法”得到广泛关注,获批“秦皇岛高校反诈联盟基地”。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