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星期三
乐山乐水·嘉思政
——乐山师范学院以地方文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赖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乐山乐水·嘉思政”为主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模式。

  “乐山乐水·嘉思政”的内涵意蕴

  “乐山乐水”彰显了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融合。

  “乐山乐水”源自《论语·雍也》。乐山师范学院提出的“乐山乐水”主题,既契合乐山的地域特色,又蕴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乐山”,象征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性,如山一般厚重稳固,强调理想信念的培育;“乐水”,象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灵动性,如水一般润物无声,强调教育方式的创新性与适应性。乐山师范学院充分挖掘乐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嘉思政”体现了对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乐山,古称嘉州。同时,“嘉”在古汉语中有“美好、优秀”之意。因此,乐山师范学院提出的“嘉思政”既指优质的思政教育,也凸显了乐山的地域标识。“嘉”,首在内容,即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政课程体系,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衔接有序;“嘉”,又在方法,即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情境式教学,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嘉”,还在效果,即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提升育人质量。

  以乐山地方文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汇集地方文化专家,发掘乐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共享的教学资源。

  依托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乐山地方文化研究队伍,邀请地方党史部门、老干部部门的专家以及中小学教师加入。研究团队发掘和整理乐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炼出五大文化资源。一是名人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文坛“三苏”、经学大师廖平、国学大师马一浮、核动力领域的“垦荒牛”彭士禄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石刻碑刻、造纸文化等。三是抗战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武汉大学在乐八年办学历史、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历史、乐西公路建设史、川军抗战史等。四是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乐山竹园铺大战事迹、丁佑君革命事迹、铁道兵修筑成昆铁路事迹等。五是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峨眉武术、乐山美食、井研农民画、沐川草龙(草编)、峨眉扎染等。

  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五大机制,强化可操作性。

  乐山师范学院牵头成立了乐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2023年被四川省教育部门批准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各单位共同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指导委员会由乐山市教育部门、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工作组由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学部和科研处领导班子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组成。同时,设立了联络办公室。

  乐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联合颁布《乐山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方案》,并形成了五大机制。一是人员互派机制。共同体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高校每年派遣思政课教师到中小学任教,并到乐山市教育部门挂职,同时邀请中小学教师到高校担任教法类、实践类课程教师,落实“双导师制度”。二是联合备课机制。由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以不同学段思政课的衔接为主要内容,组织乐山市大中小学每年开展思政课联合备课活动两次以上。三是同课异构研讨机制。共同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中小学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大中小学教师精选相同课题、相同资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授课。四是协同研究机制。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关主题的课题攻关、教材编写、论著写作,实现科研协同。学校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和四川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研究中心每年发布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鼓励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申报。高校相关刊物优先刊发相关理论文章。五是实践基地互用机制。进一步挖掘乐山市境内的思政课资源,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乐山师范学院的“8·19日机乐山大轰炸虚拟仿真实验室”向乐山市中小学无偿开放。

  实施六大行动,充分调动共同体成员的主动性。

  一是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基础教育学术论坛、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等活动。二是思政课教师研究能力提升行动。举办前沿学术讲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每年设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专项供中小学教师单独或联合申报,在高校刊物上开辟专栏发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相关论文,编撰出版教学案例集或论文集,开展高级别教学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三是平台搭建与提升行动。设置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共同建设超星思政课共享平台等。四是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行动。编写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丛书、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等。五是思政课实践行动。实施青少年抵制不良社会思潮专项行动,联合开展“纪念碑下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六是思政课品牌塑造行动。打造乐山名人文化品牌、武汉大学西迁和故宫文物南迁文化品牌、核工业文化品牌等。

  建设成效与社会影响

  乐山师范学院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形成了六大成果。一是搭建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思政课教学案例数据库、虚拟教研室等。二是打造了高级别思政课精品课程。目前,学校已拥有国家一流思政课程1门、省级一流思政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三是获批高级别教学和科研课题。近5年,学校获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四是取得丰富多样的理论研究成果。近5年,学校累计发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关论文100余篇。五是获得高级别教学奖励。近5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励20余项。六是打造了有影响力的理论宣讲队伍。近3年,学校“乐师红帆”理论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200余场,已经形成品牌,并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

  乐山师范学院以地方文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了跨区域的文化育人共同体,构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贡献。

  (赖伟)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