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星期二
联盟搭台 标准输出 定制培养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品牌专业建设实录
张忠 隋全侠 吉利梅

  中国纺织职业教育始终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百年工业浪潮中淬炼出独特的教育基因。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纺织技术江苏省优秀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提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策略,紧跟纺织服装国际化分工,主动对接中国“走出去”战略,立足10余年的国际化探索,积极搭建国际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打造高职纺织服装来华留学目的地和海外纺织服装培训与就业基地,探索并实践了“联盟搭台、标准引领、品牌打造”的发展路径,开辟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职教出海”的新航线。

  创新理念

  提出“祈通中西 编织世界”的职业教育理念

  “产业办在哪里,职业教育就跟到哪里”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之一。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助力纺织企业“出海”,为解决海内外学校合作不畅、资源不特、机制不活等问题,提出了“祈通中西 编织世界”的职业教育理念。学校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建立海外教育基地和来华留学基地;依托现代纺织技术国际专业标准,基于纺织生产实践项目,共享标准、课程、教材、资源库、师资“五位一体”教育资源,实现了由传统的“单项输入”到“中外联合培养”“中国独立培养”的转变;立足“祈通中西”的国际化视野,有机融合中西方纺织教育理念,以实际行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中国纺织服装“职教出海”的信心。

  联盟搭台

  建立“联盟式”国际纺织服装职教合作平台

  2019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国际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学校下设秘书处,具体运行方式为:在中国建立留学基地,在海外建立教育培训基地。依托“一联盟两基地”,招收来自荷兰、老挝、几内亚等10个国家的留学生,打造了来华留学基地。借助这一平台,有效整合国内外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资源,成立了中巴张謇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挝职业教育学院等海外教育基地。同时,学校连续承办3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职业教育论坛,进一步深化、务实了国际合作,形成了世界纺织服装职业教育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标准输出

  打造“全链条”纺织生产实践教学项目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成果导向理念,基于国际纺织产业分工,发挥纺织、染整、服装三大专业优势,将专业标准与国外院校对接、教学标准与跨国企业对接,研制国际专业标准。学校基于标准,以骨干课程为核心,开发以“纺出一根纱、织出一块布、缝成一件衣”等纺织生产实践项目为主体的双语课程、双语教材,建设国家级别教学资源库,获得“纺纱工艺流程与实践”“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等国际双语课程认证证书,打通了海内外自主学习通道。此外,学校还通过海外研修、海外实践、英语提升等形式,打造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技术技能过硬的国际化师资团队,构建标准、课程、教材、资源库、师资“五位一体”教育资源,找到了中国纺织服装“职教出海”的突破口。

  定制培养

  构建“活模块”中外协作育人机制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纺织产业特点,与当地院校采取“按需配置”的联合培养模式。一是开展以海外为主的短期留学项目:与荷兰萨克逊大学实施“中外学生伙伴计划”,交换学习。二是开展海内外协同的“两段两地”联合培养:基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纺织业特点,配置“2+1”“1+2”“1.5+1.5”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生源国群体,按需施教;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省立技术大学开展“2+1”联合培养,留学生第一阶段在巴基斯坦学习,第二阶段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三是开展以中国院校为主的学历教育留学:与西非国家开展“3+0”全日制人才培养合作,招收学历教育留学生。“活模块”协作育人机制开辟了中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国际联合培养的新路径。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标准输出”创新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增强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构建“活模块”中外协作育人机制,适应不同国家的多方位、多层次需求;借助国际合作平台,融合中外合作交流模式,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张忠 隋全侠 吉利梅)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