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基层
2025-09-06 星期六
润乡情 慧商智 富创能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新构建数商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扎根乡村、服务地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紧扣“数商兴农”战略需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区域发展”为目标,创新构建“润乡情·慧商智·富创能”三位一体的数商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问题导向:精准把脉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学院通过多年一线教学与实践调研发现,传统商科人才培养在面向乡村发展与数字化变革时存在三类问题:兴乡情怀涵育不深、数商技能适配不足、创业成果转化不畅。基于此,学院以“情怀—技能—创业”三阶融合为培养路径,着力培育“爱农村、懂农商、精数智、善经营、能创富”的数商人才。

  创新实践:构建三阶融合育才体系

  1.厚植兴乡情怀。学院通过“课程润心、环境润情、活动润行”三大机制,系统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感与责任意识。课程方面,融合思政课、专业课与劳动课,将乡村振兴案例、农业电商伦理、节水护水理念等融入教学全过程,夯实思想基础;环境方面,构建“校园—数园—田园”三境联动实景,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数商实训中心、乡村直播基地等实境课堂,强化实境体验;活动方面,持续开展“水育潇湘”志愿活动、“乡味湘情”助农直播等品牌实践,培育文化认同。近年来,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湖南省消费帮扶营销大赛金奖、湖南省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所有学生均参与到乡土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成长为“心中有乡、眼中有光、脚下有泥”的新时代数商兴农人。

  2.重塑数商技能。学院对接农村电商、数字营销等5个乡村新业态核心岗位,构建“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赋能”三大课程模块,将“1+X”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发《直播电商经营规范》等新形态教材10余部,建成全国首家安化黑茶直播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教学+实操+评价”三合一数字化平台,形成“实境操作+虚拟仿真+项目实战”一体化教学生态。同时,实施“数智提升计划”,建立教师成长大数据平台,精准跟踪师德、教学、科研、服务四维能力发展,打造“名师+名匠+名秀”教学团队,有效夯实了师资力量。教学团队多次获湖南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团队成员获评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湖南省楚怡名师等,育人水平显著提升。

  3.激活创新创业动能。通过“大赛牵引、孵化支持、服务反哺”融合机制,构建“做中学、学中创、创中服”的闭环培育模式。举办创意、创新、创业三类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依托创业基地和孵化平台,引入惠农科技等企业资源,提供全周期创业辅导。学生团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等荣誉,多名学生获“湖南省基层就业卓越奖”“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人物”等荣誉称号。

  成效显著:数商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学院累计组织师生深入洞口县、隆回县、麻阳县等10个县近80个村,开展技术服务、咨询策划和直播助农活动500余次,帮扶农产品网店落地经营,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开发涉农培训课程20门,打造“田间惠农学堂”培训驻村干部、返乡青年、农民近2万人次;重点支持隆回县立志村、岩山村成功孵化“万粉级”村播IP账号与特色店铺,培育多名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新农人”。与惠农科技等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县域定制化电商项目42个,孵化“靖州杨梅”“麻阳冰糖橙”等农产品品牌50余个,相关案例入选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获评省级优秀,成为湖南省“数商兴农”教育改革示范。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数商人才培育为核心,通过系统改革、跨界合作、项目驱动,实现从“育技”到“育人”的根本转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商人才培育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教学改革、拓宽服务领域,为培养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贡献“湖南水院智慧”与“经管方案”,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彰显更大担当。

  (张静 李娟 唐海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