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5-08-21 星期四
服务长江大保护 培育“绿色生力军”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育人实录

  湖北理工学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地处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服务长江大保护,创新构建“思政引领、专业筑基、实践强能、协同聚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环保人才。

  思政引领

  把思政课堂搬到一线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打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绿色天使志愿服务大队、打造“江童”IP,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学院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带头深入挖掘环境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课堂延伸到长江生态修复一线,让学生在实景实境中感悟环保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通过“课程+项目+实践”的思政教育模式,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近年来,师生党员参与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5000小时,学院获评湖北省生态环境法律知识竞赛优秀环保科普单位,“环保进童话”项目获得第八届湖北高校“与绿同行”大赛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

  专业筑基

  紧跟行业产业需求

  学院持续推进课程建设,通过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构建了“环境工程+智能监测+低碳技术”的课程群,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7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0门校企合作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将产业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同时,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碳中和技术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等微专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环境类行业不同岗位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及人工智能”“AI应用与智能环保”课程,推动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开设“环境工程创新实践”专创融通课程,探究环境污染治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中的工程创新。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环境类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实践强能

  增强专业应用能力

  学院构建了“基础实验—虚拟仿真—工程实训—项目实战”四阶递进式实践体系。学院组织师生深度参与20余项生态治理工程,把课堂搬到项目现场。在实验教学方面,更新实验设备,优化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环境微生物实验”中,设置了从污水中分离筛选降解特定污染物微生物的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增强实验技能,提升科研素养。在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环保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同时,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实际项目的结合,聘请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进行选题和研究,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度参与浅水湖泊生态治理、露天生态环境恢复、污染土壤修复、工矿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了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实践,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近年来,学生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70余项。同时,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100余项。

  协同聚力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产业协会、工业园区共建省级“环保节能与安全应急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地处长江经济带的地域优势,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无缝对接。师生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形成“需求调研—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全链条模式,并先后两次收到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科研团队执笔的“关于大冶铁矿深部开采工程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的建议”被湖北省生态环境部门采纳。与湖北高能鹏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工科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参与实际项目运作,如污水处理的运行管理、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维护等,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校友捐助的“环保学子奖学金”“桂润环境·孙帮周励志奖学金”用于资助、奖励在读优秀大学生,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中,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具有“担使命、宽口径、强应用”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门国家特色专业、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连续5年(2021—2025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排名中位居前列。未来,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面向生产一线、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张家泉 王振 尹春芹 刘子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4服务长江大保护 培育“绿色生力军” 张家泉 王振 尹春芹 刘子国2025-08-21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育人实录 2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