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周刊
2025-08-21 星期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主观

  讲好这堂课,我体会最深的是“三个必须”。一是必须直面真问题。青年不缺信息,缺的是穿透表象的“解码器”。只有把美式民主的病灶和中国方案的优势同时摆上台面,才能让学生口服心服。二是必须善用新表达。思政课既要“讲道理”,更要“讲故事”,用青年听得懂、能共情的方式,讲清楚中国民主的“根”和“魂”。三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我在课后建立“民主体验地图”,让学生用脚步丈量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站、社区、街道等一线,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我期待通过这样一堂清晰说理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主观:打破“民主=美式民主”的认知误区,理解民主的评价标准在于是否真正为人民谋幸福。我希望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使学生深入感受中国民主实践成效,深化对“中国之治”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多元思潮中保持清醒认知,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

  (作者系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课例《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美式民主的四重超越》主创者)

  韦代周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该课例敏锐捕捉到当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核心议题之一——民主话语权,旗帜鲜明地以“超越”而非简单“批判”为核心,积极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民主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进行了积极探索。

  刘夕苒 美儿 玉儿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建筑与材料学院

  2024级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班留学生

  我们对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象化认识,明白了民主并非只是简单投票,而是贯穿人们日常生活,让人们能够切实参与、充分表达并且看到实际成效的全过程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值得被世界更真切地看见。我们愿把在这里看到的民主故事、感受到的制度力量传播出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 0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民主观 姜春英2025-08-21 2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