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星期四
云南民族中学
夯实文明根基 厚植文明底色

  2025年5月,云南民族中学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这一荣誉的获得,彰显了学校在文明校园创建方面的丰硕成果。多年来,云南民族中学始终围绕“六个好”建设标准,多举措打造文明校园,用丰富活动引领文明风尚,一系列扎实行动让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两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首届云南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书香校园”“云南省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校园文明之花更加绚烂,文明底色更加深厚。

  思想道德建设好,铸就文明之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旨归,这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核心。学校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主阵地、思政“小讲坛”、行走研学的日常教育引导中,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主动服务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积极响应“省管校用”对口教育帮扶工作,助力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领导班子建设好,把稳文明之舵。领导班子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掌舵人,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前提。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着力建设“清廉学校”、“五强五好”基层党组织,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切实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在安全上“做文章”、在管理上“下功夫”、在质量上“尽心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师生需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好,点亮文明之光。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积极搭建学习平台、拓宽交流路径、优化考评机制,确保政治过硬、师德过硬、业务过硬,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师德为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致力于培育一支“爱学生、负责任、肯奉献”的好班主任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一批“四有”好老师。近3年,2个省级高中名师工作室成功落地,3名教师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育专项人才,21名教师成长为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充分满足了学校学子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校园文化建设好,升华文明之韵。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载体。学校注重校训、校风的传承和浸润,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体育节等多彩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文化氛围;坚持以文化人,广泛开展经典诵读、“非遗”进校园、“篆刻印章”等多功能体验活动,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连续9年承办“云南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说课比赛”,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校园环境建设好,夯实文明之基。校园环境具有熏陶滋养、润物无声的感染力,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坚固基石。学校克服校园面积较小的困难,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书香浸润于小小的校园,以“小场地”营造育人环境“大空间”;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住宿、运动条件,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大幅跃升;牢固树立“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要务”的思想,时刻敲响安全警钟,认真落实“三防”、食品安全等措施,让学校成为阳光、安全、温暖的地方。

  活动阵地建设好,传播文明之风。活动阵地作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举措。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化宣传阵地,充分借助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橱窗、广播站、社团活动室、报告厅等载体,用心讲述好故事,用情传递正能量;邀请优秀校友、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感受浓厚学校文化氛围,凝聚校家社共育合力;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民中讲坛等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握好人生前进的方向;注重将活动阵地与课堂教学、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政治、语文、历史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未来,云南民族中学将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巩固创建成果,奋力书写文明新篇章,助推文明之花在学校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

  (施铁 茶利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10夯实文明根基 厚植文明底色 施铁 茶利军2025-07-03 云南民族中学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