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星期五
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理念,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深度契合点,积极塑造和凝练学院文化精神,开辟文化育人新路径,打造“三全育人”新业态,创新文化育人新特色,多维发力,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文化筑基,形成以文化人新生态

  一是凝练和传承学院办学文化,锚定发展方向。学院党委梳理70年办学奋斗历程,确立“党建引领、学科牵引、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建院理念和“教学立院、科研强院、制度理院、团结兴院”建院思路,为朝着建设全国有影响力、西部前列、具有“一流党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管理”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注入“文化灵魂”。

  二是打造拼搏向上的学院气质,促进学院发展。学院上下秉持“责任、奉献、奋进、创新”的院风,坚持数学人“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奋斗精神。学院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教育部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取得了突出的基础数学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

  三是强化尊师乐教、诲人不倦的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院抓好人才发展晋升仪式,鼓励教师在科研创新、教书育人、职称晋升等工作中取得突破。持续开展教职工荣休制度,建立退休教师教育教学回忆录与“精彩一课档案”,传承老一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精神财富。推崇营造“把课上好是教师崇高的师德”理念和建立师德失范处置法则,践行善待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办学使命。杨新民教授领衔的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和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院长被评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为代表的数万名服务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

  文化搭台,打造“三全育人”新业态

  一是充分落实“制度理院”,服务学院发展。学院积极强化制度建设,梳理党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规章制度百余项,为学院发展构建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指导、规范、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为学院本硕博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新格局保驾护航。

  二是持续强化课程思政改革。学院在课程内容中深度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家精神等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强化课程思政的培根铸魂,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一体化推进,确保“三全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高等几何”课程获评教育部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人获评教育部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建立“一对一”本科生导师制度,通过研讨式、探究式等“学生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学科前沿知识探索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学科兴趣浓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能引领未来数学基础学科发展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三是着力打造系部文化阵地和校友文化阵地。加大学院系部、校友、行政服务文化建设投入,凝聚学院3个系部党建、教学、科研、师德师风文化元素,形成系部可视化阵地和文化育人平台,优化升级学院办公环境,形成文化育人、文化正人的良好氛围,夯实文化建院基础;梳理学院70年发展历史,汇总优秀校友案例,建设校友照片墙,凝聚校友以院为家的文化感情。

  文化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新文态

  一是坚持育人文化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学院党委紧扣重庆市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以及统筹推动教育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建设的方向,重点推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和地方院校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视培养掌握数学基础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优秀毕业生,为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而服务。

  二是坚持文化建设与党建交叉融合开展。学院党委聚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深化实施党建统领“665”机制,实施党的建设、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6张报表”目标管理,用好巡视巡察、审计、安全稳定、群众信访、网络舆情、纪检监督“6张问题清单”管控,健全赛马比拼、重点任务推进、领导班子运行综合评估、常态化“三服务”、优秀案例和典型问题复盘等“5项机制”,建立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党委委员联系系部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积极组织党建骨干力量开展重走长征路和数字化教育教学专题培训等学习教育,提升学院党建工作效能。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严格党支部学习教育,凝练打造教学能力、科研创新、志愿活动特色党小组,强化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与学业、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联动。

  三是以文育人,开展形式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学院定期开展“数学文化节”、研究生学术沙龙等活动,通过数学创意作品征集、数学科普短视频大赛、数学文化游园会、数学科普系列讲座、数学艺术进校园、数学教学实践等系列活动,组织师生感受数学之趣、数学之美、数学之用。坚持开展“同心圆”、“F+行动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家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四是积极开展数学文化科普,拓展学院服务社会途径。学院致力于开展重庆科普中心建设工作,常年邀请院士等著名专家在大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200余次,利用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数学兴趣、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做到以文化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高素质师范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江水 朱树亭 赵克全 刘立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8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杨江水 朱树亭 赵克全 刘立汉2025-05-23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