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做精做强师范教育,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提升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西部教育发展。 构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筑牢师范生信仰根基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聚焦“三全育人”,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养格局,通过“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筑牢师范生信仰根基,对塑造师范生职业理想、厚植师范生教育情怀、培育师范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程定位、学生发展、人才培养和毕业要求,形成立体融合式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推动课程深度改革创新。 “教育学原理”课程是师范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的模块课程,课程结合“00后”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善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以教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树教育情怀、育职业素养、强创新能力的课程改革思路。构建了“三阶五维一核心”立体融合式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举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三级进阶、两级循环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的再定位和优化,凸显育人能力,实现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 落实课程育人使命 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向协同,以课堂育德+实践树德+竞赛立德实现育人目标的贯通,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1.课堂育德:坚守课堂主阵地,做好学生引路人。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通过师范生论坛,弘扬师范精神,传播正能量,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价值。通过学习教育政策、讨论社会热点事件,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关注社会发展,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挖掘教育家的故事和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以典型思政案例分析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2.实践树德:坚定从教信念,厚植教育情怀。充分利用教育见习、教育观摩、教育教学情感体验,增加课程丰富度和正向价值引领,在真实的实践场域中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涵养教育情怀和职业理想,坚定从教信念,形成课内外互动、智慧共生的教学格局。 3.竞赛立德:以赛促学,增强学业成就感。课程教学聚焦社会问题,主动发掘与课程相关的研究课题和项目,秉持产出导向,通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和活动,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实现“学—思—研—用”一体化学习,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 双线贯通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课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施双线贯通,挖掘思政教育点、梳理思政教育线、形成思政教育面。形成以政治认同为核心的思想引领教育、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情感培育教育、以规范从教为基础的师德规范教育、以乐教爱生为根本的职业情怀教育、以行为示范为导向的职业理想教育,围绕五条思政教育主线,形成课程三维思政资源教育库。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传承教育家精神,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课程发挥专业优势,统筹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利用教育学学科基础深厚、理论多元、路径多样、属性综合的学科特征,深入挖掘丰富多元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内容鲜活度高、对学生教育情怀涵养支持充足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十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中。采用多种形式解决学生思想观念的模糊点、朦胧点、疑惑点和关注点,学生通过PBL项目式教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诸多教育家的事件、思想理念等进行讨论,深入理解教育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智铸魂。 启智增慧 以五维教学法推动课程提质增效 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堂五维教学模式,以教学混合式、问题链条法、工具赋能化、资源集成化、课堂生态化,从平台、内容、工具、资源和空间全方位支持课程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型,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学生课程学习获得感,提升满意度,破解课程学习难、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课程结合“00后”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善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特征,通过混合式教学,优化资源供给,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学习效果。聚焦问题链教学,推进课堂深度变革,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经验。利用教育日记、认知地图、KWL、POV表、思维导图等项目式学习工具,深化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灵活性和知识持久度,提高学习效能。为助力学生专业成长,学校统筹课程学习资源,精心打造多元化的学习资料库。通过提供视频、政策文件、学术论文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学习平台。同时,建立科学的题库体系,精准匹配课程内容,切实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教学实践中,学校积极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形态,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闭环:课前通过测试精准定位学生知识盲点,课中以启发式教学培育学生新知,课后以作业展示学生学习风采、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实践、练习、反思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激发了课堂活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经过近几年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在综合育人、自主发展、师德践行、教育教学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参赛成果优异,学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教师教学成效显著。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学校坚持以学促教,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未来,课程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教学团队将坚守用专业情怀培育新时代幼儿园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反思中持续改进,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 (王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