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改风采
2025-05-18 星期日
以“五引”模式强化思政育人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党支部意识形态引领实践探索

  近年来,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以高水平建设全国高校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为抓手,加强样板党支部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依托2023年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课题“全媒体语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和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全媒体语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路径研究”,学院样板党支部以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己任,坚持“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学马用马”的基本原则,探索构建“思想引领、学术引航、实践引导、典型引路、制度引擎”的“五引”模式,创新实践“理论宣讲+”的工作方法,打造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党建科研融合型”样板党支部,让样板党支部成为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的“熔炉”。

  1.思想引领。样板党支部强化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样板党支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有效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在学院党委统一部署下,样板党支部围绕“思想引领”开展系列活动。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用红色文化涵养初心使命,结合重大节点和主题教育契机上好“初心教育”实境课,组织党员赴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三是纪律教育锚定方向。利用组织生活会、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参加学宪法学党章活动等。

  2.学术引航。坚持以党建强科研,以科研促党建,依托学院江苏省示范马院的资源力量,打造“党建科研融合型”党支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推动样板党支部不断强化“学术引航”,一是以“唯实”讲堂搭建“博学”平台。组织党员参与“唯实”大讲堂系列讲座,党员全部参学;依托“研途有约、研学分享”研究生学术先锋论坛和“学术交叉,领域交融”高水平学术经验交流会,党员争做分享研究成果的“主讲人”。二是以专业活动提升科研素养。组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小组,持续召开研究成果专题学习研讨会。三是以学术研讨引领学术思潮,组织支部党员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参加高端学术会议。

  3.实践引导。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推动实现党员主流意识形态学习教育效能的有机转化。一是坚持学以致用,助力理论宣讲。通过开展订单式宣讲和制作微视频等形式,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示范引领了“红色理论风潮”。二是聚力学思践悟,开展顶岗实习。组织样板党支部党员到学校党群部门和行政部门实习锻炼,让青年党员在具体实践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三是发扬奉献精神,投身志愿服务。组建了会务服务队,持续参与多个大型会议的会务工作;持续为江苏省运动会、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扬州市红色景点志愿讲解等提供志愿服务。

  4.典型引路。整合资源,统筹部署,强化样板党支部主流意识形态的模范教育。通过领航思政大讲堂、开学第一课、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知行学堂等形式,让样板党支部党员近距离感受教师模范党员、研究生模范党员的榜样力量,做到学有目标、做有方向,持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实践的榜样引领。一是“对标看齐”学习身边典型。通过持续性地开展“向榜样看齐”活动,积极推动党员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二是“朋辈引领”培育身边典型。“团队先锋”在贵州、青海等地支教结束后加入了党支部宣讲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党员做传播红色理论、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的践行者。在“朋辈引领”带动下,支部全体党员以“争当优秀党员”为目标,涌现出了一批励志科研、励行青春的“校园先锋”。

  5.制度引擎。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制度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激发样板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成效。一是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谈心谈话制度,严肃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二是创新实施“一化六制”机制。建立了以专题化和教育清单制、内容订单制、现场教学制、学习融合制、赛博辅助制、转化提升制为内容的“一化六制”新机制,实现了党员教育目标明确化、教育素材精准化、教育场所移动化、教育渠道嵌入化、教育媒介数字化、教育成效实践化,全面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王艳红 朱弈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4以“五引”模式强化思政育人 王艳红 朱弈宇2025-05-18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党支部意识形态引领实践探索 2 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