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重要课题。为紧密贴近大学生成长实际,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学校积极促进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提升,探索数智思政育人实效,从政策导向、平台搭建、主体发展等维度发力,多措并举推进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发展。 把握政策导向 2022年国家教育部门启动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颁布《教师数字素养》作为教育行业标准,要求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强调了培养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数智时代,数智素养不仅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素养,而且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以政策为指引,以制度为依据,着力夯实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发展的基础。 以政策为指引,为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的生成和发展指明方向。学校选派辅导员骨干学习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机制等前沿课题,深入掌握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政策指引下,学校制定了《贵州医科大学新入职辅导员成长导师实施方案》,为新入职辅导员配备职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在帮助新入职辅导员提升学生育人能力的同时,立足学生工作开展学术研究,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与育人能力。 以制度为依据,为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学校围绕思政课教师“六要”制定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发展规划,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明确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发展的目标、要求、职责、评价等。帮助辅导员队伍深入认识数智技术,提升“智慧学工”等数智技术使用技能,将所学信息技术技能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更直观、更客观、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状况,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搭建发展空间 学校通过搭建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把数智育人落到实处。 搭建成长平台。学校探索实施辅导员“灯塔计划”培养工程,利用大数据精准赋能平台对辅导员进行精准画像。根据画像精准设计辅导员数智素养成长课程,依托“杏林医语”和“有点‘逸’思”省级名辅导员工作室,开展集体辅导、分类培养、结对互促,实现整合资源、抱团成长、优势互补,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育人能力。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辅导员“化主播”,深度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身边人讲述育人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拓宽发展路径。学校始终以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政工作能力为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组织辅导员分别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以及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高水平学校,学习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帮助辅导员拓宽数智育人思维。此外,还通过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提升辅导员队伍数智素养。 发挥自主意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辅导员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的自主意识将数智素养聚焦到自身的“辅”与“导”,做到三个精学,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辅”上发力。学校要求辅导员“吃透”“悟深”“用熟”数智技术,运用数智技术辅助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制定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方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在使用中避免“数据冰冷化”和技术滥用,树牢数字的价值意识、应用意识和安全意识,使数智技术的应用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避免重技术轻价值导向。 在“导”上增能。辅导员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精学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学国家教育部门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精学精通辅导员工作技能,深入把握新时代学生工作方向和要求,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争做“一专多能”型辅导员。 (赵久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