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星期二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多四化” 提升学生社区思政育人水平

  高校学生社区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教育阵地,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内涵,以加强思政教育为核心,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四多四化”学生社区思政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动力。

  多模块课堂赋能

  构建场景化思政育人生态

  ‌创新“行走的红色课堂”。学校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构建由“百年党史路”“中国梦主题场馆”“信仰加油站”组成的特色学生社区教学体系。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智能交互设备开展场景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社区即可参观红色展馆。建成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入选重庆市首批高校场馆育人优质资源项目1项。

  迭代“行走的文化课堂”。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打造“一馆一长廊”文化育人矩阵,营造学生时时受熏染、处处有教育的文化氛围。培育“培根铸魂、润物耕心”文化项目,选聘非遗(剪纸)传承人担任学生社区文化导师,下沉学生社区开展微课堂、技艺体验等活动,让文化基因在学生社区土壤中绽放时代新韵。学校入选教育部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建成重庆市第二批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1个。

  打造“行走的技能课堂”。学校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建立“科普体验、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孵化”三维技能育人平台,开发5个科普馆,7个专业思政基地、创新创业工作室等,通过项目式、体验式教学,让技能学习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创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重庆市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基地1个。

  多主体师资协同

  打造结构化思政育人矩阵

  打造社区思政导师团。学校创新构建“领导干部+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社区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危机处置、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10支专业化社区思政导师团,下沉学生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实践指导、行为示范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近3年,获评教育部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3个,辅导员获重庆市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2项,思政课教师连续3年获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涌现出全国高校“最美公寓人”提名奖获得者翁华英等先进典型。

  用好职业成长“引路人”。学校围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构建“大师宣讲—社区实践—项目孵化”全链条技能培育机制,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在学生社区,聘任产业教授共建工作室,让学生“零距离”对话行业大师。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姚宏、全国技术能手陈皓波、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傅国涛等进学生社区,累计宣讲23次,孵化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2024年,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荣获6金3银5铜,金奖数居重庆市前位;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4金5银5铜,金奖数量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培育思政服务“贴心人”。学校组建“专业—心理—法治—生活”服务育人队伍,“三业(学业、就业、创业)导师”每月开展2次“面对面”指导,覆盖全体学生。创新心理育人机制,开展心理帮扶、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建成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个。共建重庆首家检校共建法治教育基地,推动法律专业教师、检察官入驻学生社区“阳光法律”咨询工作室,年均提供咨询服务达2000人次。组建“四式四时”物业服务团队,推行物业式随时服务、柜台式限时服务、菜单式错时服务和承诺式及时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诉求有回应、困难有帮扶、成长有关爱,培育9名重庆高校“公寓服务之星”。

  多层次活动淬炼

  营造浸润化思政育人氛围

  以文化活动塑造品格。学校立足学生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开发“传统节日+红色艺术”双轨课程,形成“文化感知—情感共鸣—价值内化”教育链。开展“一袭纸鸢寄清明”“国风雅韵迎中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举办“红岩音乐会”“红色家书汇演”及迎国庆“百米长卷千人绘”创作活动,以艺术载体激活思政育人活力。《渝火》《做个老实人、你愿意吗?》等3部作品获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奖项,获全国高职院校“百城百校百万师生喜迎建党100周年”红色歌曲接力活动一等奖。‌

  以实践活动锤炼本领。学校以“知行合一”为育人导向,搭建“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年均开展“红五月杯”体育嘉年华、学雷锋志愿服务、“能工巧匠进校园”等特色活动100余场,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校获重庆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奖项46项,获“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奖项29项,培育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1个、优秀团队1个。‌

  以养成活动涵养根基。学校创新“行为教育+安全教育”浸润模式,推进文明公寓、优秀寝室长、寝室文化设计赛等评比激励活动,通过集体共建培育学生“将小我融于大我”的价值自觉。开展“反诈防骗教育月”“民警进社区”安全宣教等,以安全教育强化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培育重庆市高校文明公寓3个、重庆市高校文明寝室47间,获评重庆市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工作先进集体2次。‌

  多维度数据驱动

  创新数智化思政评价体系

  数据画像精准导航。学校通过搭建“数字泛在”学生社区育人场域,将学生日常行为量化为理论认知度、活动参与率、团队协作贡献值等,开发“学生画像”,生成“思政素养数字档案”,实现学生社区思政教育的分众化、精准化实施。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精准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与成长导航能力。立项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四批试点区县(学校)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第十批试点项目1项。‌

  “三维评价”动态赋能。学校建立“三维铸魂社区思政评价体系”,聚焦“思政认知、态度养成、行为转化”设置动态赋分机制,通过数据反馈,引导学生清晰感知自身理论素养短板与实践创新潜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力与实践转化力。学校以“数智”评价改革为牵引,“‘智慧铸航 暖心服务’构建信息化学生社区”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行为自诊规范引领。学校将学生社区日常表现纳入学生全面发展自诊工作体系,打造学生自诊工作“云上”资源库,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化评价,使学生明确“何为正确行为”,推动学生思政认知向行为准则转化,提升学生的成长自觉性和行为规范内化水平。学校荣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学质量保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论坛优秀案例二等奖。

  (邬东洋 冯焰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四多四化” 提升学生社区思政育人水平 邬东洋 冯焰勇2025-04-29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