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重庆幼儿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构建“校—园—社”三方协同的“三域联动”育人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有效破解以往存在的“教学与岗位需求错位”等突出问题,为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靶向施策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耦合” 重庆幼儿师专学前教育专业面对“重课堂讲授、轻实践浸润”“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动态”等挑战,以“三域联动”为突破口,通过高校、幼儿园、社会三方主体深度协同,搭建“校内模拟场景—园所真实场景—社会拓展场景”的全链条实践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三域联动”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通过智慧化实训室建设、优质园所共建实训基地、社会服务项目实践等举措,形成“虚实结合、分层递进”的实践生态。 “校—园—社”协同 织就全场景实践网络 在校内智慧化实训室中,重庆幼儿师专学生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沉浸式实训。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学生可反复演练晨间接待、游戏组织、环境创设、突发状况处理等实操训练。走出校门,200余所与学校签约合作的幼儿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保教活动的实践者。从清晨迎接幼儿入园到组织游戏互动,从观察幼儿行为到设计主题活动,每一个环节都由校内专业导师与园所资深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团队共同指导。一名大二学生分享道:“在幼儿园里,我第一次体会到如何将课堂上的‘儿童发展理论’转化为实际沟通技巧,真实的互动让我对职业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践场景的触角进一步向社会延伸。重庆幼儿师专与社区紧密联动,引导学生将专业能力融入社会服务。学生团队深入社区策划“亲子绘本共读”项目,前期通过问卷调查精准捕捉家长需求,中期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互动游戏,后期协调场地资源并在现场组织活动。一名参与社区服务项目的家长说:“学生们设计的‘绘本角色扮演’环节,不仅让孩子沉浸其中,还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些社会服务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让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在社区落地生根。 纵横贯通 重塑人才培养全链条 重庆幼儿师专以系统性思维破解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分科孤立”的难题,通过纵向进阶与横向融合的双维度设计,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 纵向层面,重庆幼儿师专联合幼儿园、行业专家共同构建“阶梯式”能力进阶体系。大一新生从“基础技能”入手,在虚拟仿真实训室中掌握环境创设、游戏设计等基础操作技能,通过模拟场景积累初步经验。在大二“应用技能”阶段,学校将课堂搬进幼儿园真实场景,学生分组参与班级管理、教学辅助等任务,在“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从观察到实操的过渡。在大三“适岗技能”阶段,学生需独立承担主题活动策划、家园沟通等核心工作。一名毕业生回忆道:“在幼儿园实习时,我第一次独立设计‘传统节日文化周’活动,从方案撰写到现场执行,每一步都让我对职业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路径,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从“生手”到“熟手”的蜕变。 横向层面,重庆幼儿师专打破学科壁垒,开发跨场景融合性课程。例如,与社区合作开设“家庭教育支持工作坊”,学生全程参与需求调研、课程设计、活动实施与效果评估。在最近一期“幼儿情绪管理”主题工作坊中,学生团队走访50余户家庭,梳理出“家长焦虑度高”“缺乏科学引导方法”等问题,进而设计出情景剧演示、亲子互动游戏等模块。此类项目将儿童心理学、家园共育等课程知识融入真实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技术赋能 打通虚实育人双通道 重庆幼儿师专构建“虚实共生”的育人生态,让职业能力培养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重庆幼儿师专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学生可通过VR技术沉浸式模拟幼儿园一日流程。从晨间活动组织到突发状况处理,系统实时捕捉操作细节并生成评估报告。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更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场景的复杂性,为后续实践打下扎实基础。一名学生分享道:“线上模拟让我提前熟悉每个环节,比如如何安抚哭闹的孩子,再到设计游戏动线,这些‘预演’让我进入真实园所时更有信心。”虚拟场景不仅还原了职业环境的复杂性,更通过反复试错与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 重庆幼儿师专与幼儿园合作搭建“云端实践平台”,园所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将日常保教活动实时共享。学生可远程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或回放重点片段进行案例分析。例如,在“幼儿冲突解决”专题学习中,学生通过平台观看真实案例视频,结合课堂理论撰写观察报告,再由园所导师在线点评。这种“线上观摩+线下研讨”的模式,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场景无缝衔接。 成效凸显 “三域联动”模式缔造改革成果 一是协同育人机制扎根落地。目前,“校—园—社”三方已形成目标共定、资源共投、过程共管的长效机制。重庆幼儿师专出台《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明确权责边界,学前教育学院与幼儿园组建“双导师制”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与幼儿园实践基地,构成了覆盖课堂、园所、社会的实践网络。近3年,学生实训满意度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满意度超97%,在制度、资源上确保协同育人机制长效运行。 二是课程改革成果丰硕。重庆幼儿师专“三域联动”模式催生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师生累计获重庆市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建成在线开放课程20余门。学前教育专业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建成重庆市级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三是学生能力全面提升。近3年,重庆幼儿师专学生累计参与幼儿园保教、社区服务等项目3000余人次,90%的实习生每周组织活动超3次;在国家级别、重庆市级大赛中获奖100余项;获“双证率”(含幼儿照护、育婴员等证书)达95%。“毕业生上手快、适应性强”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反馈意见。 重庆幼儿师专“三域联动”模式的成功,为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引入更多社会机构参与课程设计,同时深化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实训体系。 (田兴江 徐浩 吴琼 谢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