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改风采
2025-04-25 星期五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党建引领聚合力 深度融合促发展

  近年来,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通过打造“七彩工程”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指挥棒”和“催化剂”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力打造“一个品牌”

  不断强化“三个引领”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打造“七彩工程”党建品牌,即红色教育工程、橙色关爱工程、黄色预警工程、绿色服务工程、青色培训工程、蓝色帮扶工程、紫色创优工程,获评湖南省第三批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政治引领把稳“方向舵”。学院党委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学习载体,拓宽教育渠道。二是以分党校、“青马工程”、基层团课系列活动为主阵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三是组织开展“初心筑梦,青春开讲”“青春有理,理润物电”等系列活动,营造“共学、共研、共话、共进”的良好氛围。

  组织引领精耕“责任田”。学院党委始终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将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作为党支部工作成效的标尺,全力打造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严肃组织生活。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二是创新组织方式。通过组织毕业生党员座谈会、政治生日会、学生党员宿舍挂牌“亮身份”等主题党日活动,时刻提醒党员牢记身份。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学院领导班子将“俯下身”解难题与“贴近心”办实事相结合,每学期举办院领导接待日,广泛听取意见与建议,真正做到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

  示范引领树立“好榜样”。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思想引领与学业引领相融合。持续开展“榜样力量”系列经验分享活动,在全院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发挥朋辈作用,成立“学业领航小分队”,对学业预警学生开展集中辅导,促进落后学生不断进步。坚持思想引领与教学科研引领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多项,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4项;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荷尖”人才、“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多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学(师范)专业坚持“强基础、重技能、创特色”的专业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办学水平。通过专业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各方面的有效协同和改革创新,构建了物理学专业“交叉融合、分类培养”的多元化、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机械、机电、材料等工科专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形成“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全国、背靠行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学科竞赛机制,强化学风建设,探索出一条“课程—平台—竞赛—创新创业教育”链式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逐步形成了“融合统一、耦合联动和多维合力”的有效路径,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果。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一直以来,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小桔子阳光成长”志愿服务团为抓手,已形成“一基地+三社团+N服务”的实践育人格局。

  学院以吉首市砂子坳社区实践育人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电子技术协会、科学奇趣社和天文协会三大社团的作用,利用专业优势,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例如,科学奇趣社以“科学启迪童心”为宗旨,以持续服务武陵山片区基础科学教育发展为使命,以多元化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科普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需求,让科学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近两年,学院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1000余名,服务社区群众3000余人。“物语青年·小桔子阳光成长”社会实践团获湖南省“芙蓉学子·社会实践奖”。

  (黄勇刚 刘洪 伍建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8党建引领聚合力 深度融合促发展 黄勇刚 刘洪 伍建华2025-04-25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