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星期三
生活与回响:《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
  木也 著 友雅 绘

  接力出版社

  我曾想,当生命到了终点,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是不是你想要度过的一生?这一生你是否真正地爱过?

  问题的评判者是谁?是我们内心的自己。

  一只小鸟跳跃着说:我唱了一首甜蜜的歌。

  一只蜘蛛说:我织了许多网,它们装过露珠,还有月光。

  一只青蛙说:我用叫声唤醒了整个夏天。

  而我呢,我将怎么回答?我能说些什么?

  三年前,我曾短暂住在一座雪山的木屋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是虚度了那些日子。每一天,我都在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透明,仿佛随时可以变成一片叶子,飘飞,枯萎,然后消散。

  直到有一天,平常的一天,一个念头劈开了我混沌的脑袋,那声音无比清晰,它说着:只要你曾被纯粹地爱过,你也纯粹地爱着,那么你的生命就算完成了。

  爱与被爱,这是我在黑暗中找到的答案。只要一个人在一生中曾献出整个生命去爱过,那么他就可以坦然站在死神面前。

  在妈妈离去之前,她早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我这个答案,可直到那个平常的下午,这个声音才在我的心里发出回响。

  妈妈曾两次问过我这个问题,那时的她看上去多么疑惑悲伤,她低声说着,仿佛不是对着我,而是在向着那未知的命运发问:为什么好人总是没有好报?为什么那么多好心的人,却常常遭遇不幸?

  我知道,这个问题甚至让她怀疑这一生,难道这都是命运的捉弄?难道她无意中做错了什么,所以不得不受到这样的惩罚?她不知道的是,这也是我无数次在内心呼喊的疑问:为什么妈妈这么善良,却得受如此多的苦,为什么?

  有一天,她突然告诉我说自己想通了。她愿意接受所有的遭遇和安排,如果还有更多的痛苦,不管是身体的,还是身体之外的不好的事情,她都愿意去承受。因为如果上天可以把她的子女还有这个家有可能遭遇的所有不幸,全都由她这一生所有的受苦与病痛去化解了,那么她都愿意。

  她是用爱来化解自己的这个困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可能在别处找到,即使我看遍所有的书籍,问遍所有充满智慧的人,也不会有任何一本书或是一个人能给我这样的解答。只有妈妈用她自己的方式,把这块巨石从她的心头,也从我的心上搬开,这是她最后给自己找到的出路。而我也明白了,只有爱是解答,是生命唯一的答案。

  然而这露水般的一世,梦一般的人生多么短暂,该如何去证明存在过?难道所有一切,甚至包括爱也终将消散?

  可怎么会呢?一个人怎会因为看不见而变得不存在?所有的记忆怎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化为虚无?

  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当你在山谷里呼喊,回声萦绕在每一座山峰上,那些树木轻轻摇摆着回应。

  一颗石头落入水中,泛起阵阵涟漪,很快水面又恢复平静,然而一条孤独的小鱼看见了,它循着水波游了过来。

  甚至当我手里抓起一把盐,扔进水中,它很快便溶化。我手中已变得空空,然而那把盐却融入在每一滴水中。

  火焰燃烧后会有灰烬,朝着天空发出的那声叹息,也会变成雪花和雨水落下来。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给予的每一份爱,都会有回响。于是我提笔写下这本书《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里的一字一句。我记下了那个带翅膀的声音怎么来到我的耳边,我为什么想要学会一种神奇的魔法,让人们说话不要像刀子一样,我又为什么想要送给妈妈那一份份的礼物……所有的种种,都不是幻想,更不是虚构,而是我在真真切切生活的这个过程中,它们一点一滴地凝结,然后变成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每一种感受,它们就像盐和水交融在一起。

  爱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起点。只要记得,就不会消逝。

  “我们与垂死者一起死亡。看啊,他们离去,我们也跟着他们离开。我们与死亡者一起出生。看啊,他们回来了,带着我们一起回来。”

  没有任何死亡会是无声无息不留痕迹的。当我们所爱的人离去,他们便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继续存在着。如同此刻的妈妈,她在用我的眼睛继续看着,看着那朵瘦弱的苦橙花在开放。她在用我的耳朵继续听着,听着那只白鹭穿过湖面飞向落日的鸣叫。她在用我的心继续感受着,我的快乐,或悲伤,或彷徨,或等待。她成了我的一部分,继续在我身体里活着。

  还有另一部分,她会化为那些更为永恒与美丽的事物,在月亮和太阳那里,在大熊星座和北极星那里,在花朵和石头那里。当我无数次凝望着她,我知道,她也会以同样的眼神凝望着我。

  一切并非虚幻,当你心中有所爱的人时,就会相信。

  “我相信你的爱。”这是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是的,我相信。

  (本文系《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作者创作随想)

  (木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生活与回响:《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 木也2025-04-23 2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