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确定了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发展任务。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是对上述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化供给生态建设。《意见》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智能化升级与服务体系的供给侧生态建设。一是明确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化发展方向与国家平台的枢纽功能。集成省、市、校、企业的平台构建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多主体建设与公平性供给。二是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学科全覆盖,教育场景全覆盖。推动智能工具、虚拟交互学习系统、虚拟科技馆等支持自主、探究学习,具备虚拟交互、体验操作等新形态资源开发供给,强化教育智能体在学习系统的嵌入服务。三是数字教材、数字课程建设使数字教育资源处于辅助材料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这是数字教育资源走向核心地位的开始。以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为基础的,教育智能体嵌入的数字教材推动纸质教学材料体系与多模态数字教育资源的全面融合,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支持功能,是破解教学过程数字化变革难题的突破口。四是推动智力服务生态建设。通过云端学校聚合的数字课程等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实现区域高水平教师跨校际智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选择性、针对性学习支撑服务,推动动态学习组织在网络与实体学校中的常态化。课程讲授教学搬家式的“三个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将使数字课程、教育智能体、远程优秀教师与本地教师形成智力服务共同体,全面提升优质教学供给服务质量。 提升教育数字化应用的公平性。教育数字化功能的效益发挥体现在应用水平的均衡化,学生利用智能设备支撑学习的公平性直接影响着数字教育资源公平供给得到公平的应用。《意见》一是明确提出区域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制定的重要性。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优先获得智能学习条件的配备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先决条件,强调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边远地区的倾斜,使乡村与薄弱学校利用智能学习终端获得公平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平等机会。二是推动与云端学校相匹配,以智能体为核心,融合自然交互系统设备,无障碍获取多模态数字教育资源,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智能化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发挥人机协同的教育功能,赋能乡村学校开齐开好课程,学生利用数字教材与课程,在教育智能体帮助下获得资源推荐,实时答疑、学习路径规划等学习服务。“智能+”乡村科学教育等实践证明,学生在体系化数字教材、课程与学习活动引导下,能够在较少依赖教师的情况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发生。三是云端学校聚合的数字课程、智力资源,智能化升级的“三个课堂”,将让学生在利用智能化交互学习资源与系统开展自主学习基础上,获得精准的、有目的的教学支撑服务,获得在线教师教学共同体的跨校际服务。“三个课堂”将从讲授、教学、搬家式走向在学习者精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知识深化建构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跨校际网络动态学习组织将成为新常态。四是推动人机协同教育新模式应用创新。学生利用关联测评库、知识库、虚拟实验等多模态资源与数字课程的自主学习,人类教师与智能教师合理分工推动教学过程再造,合作探究学习将在乡村小班化情况下率先实现。教育数字化在乡村与薄弱学校的深化应用,是破解多因素交织作用下乡村教育现实问题的路径。教育数字化应用侧需要深入理解《意见》内容,关联思考,创新实践,推动人机协同教育的深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