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改风采
2025-04-20 星期日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依托AI技术 培养数智化管理人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为应对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管理人才培养带来的全新挑战,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积极行动,依托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智化管理人才‘1243’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和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业财数’融合的财会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三制模式”,着力培养契合时代需求的数智化管理人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融合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学院融合OBE理念,将其运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过程管理,确保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目标明确、可衡量,持续改进不断优化。

  一是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再凝练,根据管理学中的动态适应性原理,借鉴“三大理念”,加强培养主体与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同步性,在分析现状、识别痛点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厚基础、强融合、重实践、促创新。二是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再凝练,聚焦技术驱动与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以大数据分析、AI应用、移动通信、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为手段,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思维、领导力、人机协作能力等跨学科综合能力,构建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模型,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架构课程体系的“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核心模块、高阶模块

  一是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开设AI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语言和沟通课程、学术素养与学习技巧课程等,让学生获得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跨学科的视野,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的基本素养,以及独立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技能。二是核心课程模块。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课程、学科应用课程等,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三是高阶课程模块。主要开设跨学科课程、AI支持决策课程、软技能培养课程、全球视野课程等,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软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拥有全球视野与国际化思维。

  构建能力框架的“三个层次”:基础能力、核心能力、高阶能力

  一是基础能力,具备基本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基本学习技能、语言与沟通能力等。二是核心能力,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团队工作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等。三是高阶能力,具备创新与创造力、领导力与管理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伦理决策能力等。

  畅通人才培养的“三个出口”:就业应用型、研究预备型、创业准备型

  基础课程对应基础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对应核心能力的培养,高阶课程对应高阶能力的培养。不同出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三个模块中对应的课程,形成三个层次(就业应用型、研究预备型、创业准备型)的不同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三三制模式”在课程建设、学生培养、教师发展以及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工商管理、会计学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别专业建设点;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优质课程相继推出,依托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在线慕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水平稳步提升,深造率不断提高,自主创业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加,众多毕业生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化管理领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成长为行业的优秀人才。教师团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果丰硕,获批多项国家级别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级教学奖励和教学成果奖。“三三制模式”的成功经验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分享,受到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借鉴,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与管理教育的融合发展。“三三制模式”教学实践,成功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数智化管理人才,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

  (肖东华 赵修文 姚世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3依托AI技术 培养数智化管理人才 肖东华 赵修文 姚世斌2025-04-20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2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