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星期四
“一站式”社区成为青春成长“光合空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育人力量和资源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

  “这里已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多元融合的成长生态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三学生俞雅莲如此定义她的社区。她常驻足的是自修室——这些建在社区的“学习舱”兼具静谧环境与便捷性,成为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场域。而党建与思政工作室也是她常来的地方,党章读本与跨学科著作共生的知识矩阵,构建起有温度的理论学习场景。

  这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一核三季四心五融”社区育人新模式的具象化演绎。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推进党建、思想政治、管理服务工作进社区,将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生活保障等工作“前哨”,努力达到“管理有温度、服务有广度、教育有深度、思想有厚度、成长有高度”五个度。

  这份改革成效推动学校在广东省率先入选国家教育部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并获“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考评A级评价。如今,党建元素化作楼宇间的文化基因,服务网络编织成全天候成长守护网,教育的温度正通过每个楼栋单元,悄然滋养学生拔节生长。

  党建引领

  构建四级组织架构的红色育人矩阵

  时针拨回2016年,学校某栋学生宿舍楼的公示栏,贴满各类通知,后勤部的消杀安排、学生工作部的卫生评比……彼时,学生社区几乎处于“多头管理”局面,学生工作部、后勤部等部门都参与学生社区管理,管理分散,这使得学生社区成为育人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坐拥帽峰山灵秀与珠江水韵的白云、海珠两校区,承载着5个学生社区2.2万余名学子的成长轨迹。学生社区已发展为微型社会,日渐成为课堂外的重要教育阵地,若仍按照单一功能进行管理,既无法清晰定位,也无法满足“三全育人”要求。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翟雪梅介绍,作为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创新载体,以“实化党建育人这一核心、强化思政育人这一关键、深化服务育人这一目标、细化文化育人这一枢纽、优化劳动育人这一重点”的“五化”协同思维,精心绘好社区建设“施工图”。学校以党建为核心,健全社区育人结构维度;以“三季”为主线,延伸社区育人时间向度;以“四心”为抓手,提升社区育人质量维度;以“五融”为抓手,拓展社区育人空间维度。

  “一站式”学生社区注重铸魂育人。作为一所以努力建设“农工并重、科技领先”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为办学导向的百年学府,学校以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设立学生工作党委,明确以学生工作部牵头,后勤部、团委等部门配合,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育人共同体,探索网格化管理、多元化服务、体系化支撑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学院和社区过双重组织生活,让我读懂什么是知行合一。”学生预备党员俞雅莲的经历,印证着学校学生社区的“四级党建神经网”成效。学校创新搭建“学生工作党委—学生社区党支部—社区学生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组织框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作体系。

  “学生在哪里,党的组织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学校按照相邻或相近原则,组建25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实现社区“近邻有支部、邻里有党员”。全校2352名党员、6968名入党积极分子实现“网格入楼”。

  社区各党支部聚焦“一支部一品牌,一楼栋一特色,一楼层一亮点”的工作目标,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微党课等教育活动,促进“党建+”“团建+”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发展。学生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勇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员”、管理宿舍安全的“助理员”等角色。

  服务下沉

  打造全时全域的成长支持体系

  心之所向,光之所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1—6栋学生宿舍楼梯灯近期升级改造“焕新颜”。背后是学校举办的“校长和你有约”座谈会,通过提前征集意见、现场解答疑问、限时督办,切实解决学生社区难题。

  靠前感知、应对、处置,校领导下沉社区,全面了解学生社区综合情况,做好社区建设顶层设计以及全员育人的谋篇布局。“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学校各部门中层干部定期下沉社区,中层正职干部担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过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解决思想之惑、学业之困、就业之难。

  “学生在哪里,育人力量就要出现在哪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廖明说,学校突出“一线导向”,根据学生综合发展需求,推动领导干部、思政、专业、管理、服务力量扎根社区,创新“楼栋首阵地、片区主战场、分级分层协同”工作模式,用温暖关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以精准化服务更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在社区辅导员工作站,社区辅导员郝秋瑶的办公电脑存着特殊台账:植物拓染活动疏导学生压力,社区广场舞大赛吸引5000人次参与……这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的社区辅导员,能第一时间知晓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需学生、解决问题。

  学校分片区配置9名社区辅导员,他们负责开展日常思想引领、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为推动辅导员入驻社区全员覆盖、全时保障,学校引导二级学院辅导员下沉社区,定期走访宿舍,紧密联动社区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全方位指导。

  与之形成育人矩阵的,是心理教师的“园艺疗愈工作坊”、就业指导师的“简历门诊”、创业导师的“社区创客空间”、二级学院专业教师的专业辅导,形成“7×24小时”服务生态。此外,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队伍深入社区,发挥朋辈引领和模范作用,形成由上至下的育人梯队,实现全员参与、全时保障、全方位守候,育人力量“沉下去”、管理服务“提上来”。

  空间再造

  创设宜居宜学的浸润式育人生态

  “我喜欢红色歌曲主题空间,不同时代的红色旋律就像精神密码,让我们在与先辈的隔空对话中,读懂信仰的力量。”学生党员宋佳所在的“七红社区”,打造红色讲坛等七个红色主题空间,构筑立体化育人场景,将红色元素转化为青春语境,使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

  近年来,学校在学生社区打造集党建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室,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建活动,爱党爱国爱军情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社区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室多彩活动点燃学生爱国强军梦,学校获广东省2024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社区是学生共同生活的聚居区,也是学生耳濡目染的价值观涵养、思想碰撞的隐性课堂。”翟雪梅说,学校秉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功能场所,将其从传统的单一生活空间功能,向全景式育人空间功能拓展,集学业支持、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国防教育等于一体,让社区成为学生科学发展的成长空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按学生社区空间布局,建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园艺园林专业特色,组建学生社区“心康园”园艺疗法平台。平台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学生适应性访谈等工作,用园艺疗法培育“心灵绿洲”。

  为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增强就业育人实效,学校在学生社区内设立就业工作坊,打造职业发展与就业咨询平台,让学生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专业化指导与服务。就业创业多方赋能,在学生社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学院专业教师精准指导,让学生的奇思妙想破壳为可落地的种子项目。学生摘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校主赛道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零的突破。

  目前,学校已建成39个社区多功能空间。学校还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平台的连接,高效调配服务资源,迅速回应学生需求。

  “四自”教育

  青春三原色绘就社区自治新画卷

  给青春的回忆找个新家,“季”忆留“夏”……身着粉马甲的俞雅莲带领学生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开展“毕业生两捐两卖一清理”行动。那个内向安静的女孩,如今已蜕变为统筹全局的治理能手。

  在学生社区,流动的粉色风景线已成为温暖符号。自管委成员身着的粉马甲,既是服务标识又是成长见证。从垃圾分类督导到安全巡查,从文化活动现场协调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这群“社区管家”用坚守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四自”教育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青春实践。

  “我们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治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廖明说,学校围绕“四自”组建学生社区自管委、勤工团队、楼栋长楼层长、绿卫保洁团队,打造自管委—楼栋长—楼层长—宿舍长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将思政教育从原来的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学生自主型、事务管理型转变为指导服务型、说教训导式转变为实践体悟式。

  在勤工助学团队的“神经中枢”,身着蓝马甲的何佳琪,正和伙伴们优化工作程序,每月为百余人的值班表寻找“最优解”,在实战中淬炼沟通协调等能力。

  这个拥有983名成员的勤工团队,构建起立体化服务矩阵,前哨岗亭的精准对接、报修系统的即时响应、耗材供应的全流程驾驭。仅2023年,团队就完成2.5万余件维修工单。

  盘活校园卫生管理,美化社区“颜值”……身着绿马甲的绿卫保洁团队成员,化身“生态卫士”,守护着学生社区的窗明几净。

  精准运维的粉马甲、温情服务的蓝马甲、环境守护的绿马甲,三原颜色交织成独特育人图谱,让“四自”教育在社区土壤开出绚丽之花。

  “学生社区,无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上,贯穿了我的大学四年。”庄淑媛曾担任自管委楼栋管理负责人、勤工团队组员、楼栋长,630小时志愿时长记录着她与社区的共同成长。如今,庄淑媛将社区治理经验转化为人生成长“养料”。

  庄淑媛等学生个体成长的涓涓细流,终汇成学生社区建设的“澎湃江河”。学校学生社区建设悄然结出硕果,获得国家级别荣誉6项、省级荣誉13项,50余所省内外高校来学校借鉴交流学生社区建设工作。

  (李伟东 沈洁 黄云 龚慧枫 徐盼)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一站式”社区成为青春成长“光合空间” 李伟东 沈洁 黄云 龚慧枫 徐盼2025-04-1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育人力量和资源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 2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