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星期四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深化UGS协同合作 共筑实践育人新生态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源于1971年玉林地区师范英语短训班。成立至今,学院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秉承玉林师范学院“示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桂东南,服务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养,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教研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学院以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为核心模式,通过高校(University)、政府部门(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三方深度联动,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体系,多维驱动赋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为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玉师方案”。

  加强顶层规划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玉林市教育部门、玉州区教育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与玉林市玉州区第七中学、玉林市田家炳中学、北流市永丰初中等22所中学签订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协议,遵循“理念相同、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原则,开展师范生培养、中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共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实习管理制度》《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管理办法》等与基地建设、基地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文件,明确了基地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习带队教师、教育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的责、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为保证见习、实习、研习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和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了制度保障。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实习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协调、动员、监督、检查、总结等工作,邀请中学优秀教师担任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并邀请教育部门、中学领导和一线优秀教师共同研究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做好学生见习、实习工作,参与对学生的培养、考核和评价,切实做好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多维驱动实践育人

  打造闭环人才培养链

  学院落实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构建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教师技能竞赛等环节在内的实践育人模式。教育见习活动贯穿四年,主要包括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优质课比赛、听专家和名师讲座报告等。教育实习工作在大四开展,学院每年6月启动秋季学期教育实习工作,做好教育实习计划和安排指导教师,召开教育实习动员大会,开展校内教育实习试讲,组织校内导师对本组实习生进行多次试讲指导,并安排指导教师交叉对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参加教育实习。实习生在实习学校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任务完成至少两个完整的单元英语课程内容授课,教学课时至少为8—10节,且至少完成1节优质授课内容的录制。教育研习分实习前、实习后开展,贯通四年。实习前的教育研习主要结合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教育见习,围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班级管理,设计教育研习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养成研习的习惯,促进师范生掌握教育研习的方法;实习后的教育研习主要包括组织学生观摩线上线下中小学的优质课视频或比赛、参与当地中小学的教研活动等,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实习内容进行观察与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和教研小论文。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思路,每年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板书大赛、师范生信息教学应用大赛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保证每名师范生都积极参加比赛得到相应锻炼,同时邀请多名优秀教研员、中学教师为学生开展教学技能专项指导,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优化教师教育实践师资力量

  打造“双导师”队伍

  学院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一方面,依托教育教学团队努力推进高校与中学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学院教师深度参加中学教师课题研究、教学研讨、上课说课等活动,深入了解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学实际、学生需求和教育改革动态,将实践经验融入高校教学与研究,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邀请优秀中学教师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在见习环节、实习前期的试教与实习结束的研习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将一线教学成功经验和实际问题引入高校课堂,提升学生对教学实践的认识。开展联合师资培训。学院聘请校外中学教师担任师范生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进行定期的“双导师”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和中学教师的优势互补作用,对校内外导师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包括主题讲座、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实习指导等活动,提高了校内外导师专业能力、教育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在教育实习工作和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重视教师考核评价。校内导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以实习指导记录、实习过程性管理材料的上交情况及学院的不定期督查作为评优的依据,重点考核导师对学生专业指导、技能训练指导等履行职责情况;校外导师考核主要通过检查实习过程性指导材料、座谈走访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核导师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指导、职业道德规范引导等履行职责情况。

  明确实践育人评价标准

  优化考核评估机制

  学院根据《玉林师范学院“三习”贯通实施方案》中的考核标准,制定了《师范生技能考核标准》,实习管理制度、见习和研习实施方案,以及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既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能力,也注重学生的师德师风发展情况,表现性考核标准贯穿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采用基地指导教师评价、学院指导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学院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习前,举行校内试讲活动,评价包括自评、学生互评及校内指导教师的点评,以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为实习奠定基础;实习中,校外教师通过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点评等方式,对学生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实习后,学院根据学生的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教案和录课视频等材料进行实习成果评定。近年来,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评价结果均为优良,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教育实践任务的目标,按时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综合教育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学院以UGS协同育人为纽带,通过机制创新、学科融合、实践赋能,构建了立体化、生态化的育人体系,既为地方基础教育注入新动能,也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李琳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08深化UGS协同合作 共筑实践育人新生态 李琳琳2025-04-03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