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星期四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党建引领育栋梁 培根铸魂谱华章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构建了“365”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筑牢事业发展基石

  “365”党建工作体系,寓意着一年365天,学院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3”是指遵循3个原则——政治领航、组织赋能、品牌引领,“6”是指依靠6方育人力量——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系主任、本科生导师、校友队伍,“5”是指运用5个阵地——教室实验室、网络阵地、“川师先锋”党建活动阵地、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学院在“CH₄”党建工作品牌的基础上,探索了“CH₄”思政工作法。“CH₄”是甲烷的分子式,用在这里,“C”即Center,是指学院的中心工作;4个“H”分别为Head、Heart、Handle、High,是指在思政工作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工作主要抓手”“产出高水平成果”4个方面内容。近年来,学院党委获评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评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获批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等。

  铸魂强师

  锻造过硬教师队伍

  学院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聚焦人才强院,构建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体系,筑牢新时代育人核心支撑。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筑牢立德树人根基;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依托学科特色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以基层教研为基础,形成集体备课、磨课评课常态化机制;以数字转型为驱动,培育打造智慧教学、课程思政的标杆;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学生反馈—督导诊断—持续改进”的质量闭环;以拓宽国际视野为方向,搭建海外研修、学术互访的双向成长通道;以文化建设为内核,营造崇学尚研、追求卓越的学院生态。学院现有国家级别人才1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人才10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名,多名教师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5年,学院教师发表SCI一区高水平科研论文近400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成功申报设立1个国家教育部门科研平台分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2个省级创新团队。经过持续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内涵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2021年,学院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学院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环境工程认证、科学教育专业认证等。2024年,学院获批四川省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优化格局

  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学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探索“六方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系主任—本科生导师—校友队伍”育人力量,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专业教师主动开设考研辅导公益课,优秀校友捐赠百万元成立“苑东生物”基金对在校学生进行资助,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职业规划—学业帮扶—实践锻炼—就业指导—校友反哺”的全程化培养链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打造“五域融合”育人阵地,统筹“教室实验室—新媒体网络平台—党建活动阵地—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化覆盖,最终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覆盖的育人新格局。用化学语言描述,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溶解困难、沉淀美好、氧化挫折、还原初心、升华梦想”。

  学院筑牢思政教育根基,厚植师范生教育情怀,深化职业规划指导,贯通师范生成长路径,引导他们扎根基层建功立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邱煜乾坚定投身西部教育相关事迹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率处于高位水平,本科考研率达46.34%。近5年,学院学生在国家级别、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累计400余项。建院79年来,学院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重庆巴蜀中学党委书记舒义海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展望未来,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党建和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探索创新,为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廖才祥 张金燕 江娜 刘慧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7党建引领育栋梁 培根铸魂谱华章 廖才祥 张金燕 江娜 刘慧伦2025-04-03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