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星期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三维五化”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近年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思政课、实践平台、社会资源”“三维”联动,推进“育人机制长效化、课程体系化、教学场景化、师资专业化、评价精准化”“五化”协同,推动思政课由“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转变、从“校内单循环”向“社会大课堂”延伸,构建起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三维”联动打造

  “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

  理论阵地:强化“学思用知信行”特色育人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学院通过开展“读经典”读书会活动,以“读”领学,强化思想武装,让“读经典”成为师生深刻的校园记忆;遴选骨干教师组建校院两级理论宣讲团,以“讲”固学,深化理论理解,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组织师生创作思政舞台剧、思政短视频等,以“演”传学,强化践行能力,通过思政教育主体的阐发凸显思政育人效果。

  实践沃土:打造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思政理论+实践养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先后与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多家优质教育基地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场馆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举办联学联讲联研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田间地头里的思政课”,以知行合一推动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实践育人新途径。

  资源活水: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学院统筹布局大学生讲思政课、“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调研等活动,形成校内各部门、各院系联动,校外与政府部门、乡镇、社区、企业融合的“校地协同一体化育人圈”,丰富思政课内容和形式,打造师生喜闻乐见的“思政大课堂”。

  以“五化”协同构建

  全链条思政育人体系

  机制筑基: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培养、管理、评价、激励、反馈“五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党委成立思政课改革指导委员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统筹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格局。深入调研和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长期建设规划、党建业务“一融双高”实施方案,建立青年导师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主体共融互通机制,将思政育人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核心指标,构建常态化、长效化育人格局。

  课程深耕: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院着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面向全校师生开齐开足开好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开发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主题课程,开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主题思政实践课,挖掘涉农教学案例、改革开放典型案例,建立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

  场景赋能:坚持场景赋能,拓展虚实结合全领域实践育人空间。学院借助思政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校史馆、网络空间新阵地等为思政课持续拓展教育空间,拓宽思政场域,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与沿黄九省区部分高校联合成立黄河流域“大思政课”虚拟教研室,共同交流分享经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团队支撑:凝聚育人合力,打造高质量教科研团队。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建立思政“金课”教学团队,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志愿宣讲团、“青马工程”导师团、乡村振兴服务团等,与驻地中小学结成协作组,定期开展教科研交流、课程展示活动,打造校内外联动的思政育人共同体。

  数据驱动:围绕数据增效,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坚持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利用线上大数据平台,整合课堂行为数据,为学生建立“思政素养成长档案”,精准识别知识盲区、专业特长与价值观倾向,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双轮驱动”。学院连续4年开展学情分析调研,将学情分析作为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并有针对性地举办教学法提升专题培训班、课程教学“复盘会”等,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以“大思政课”建设拓展

  育人新格局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评省级思政“金课”,教师在全国和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7项,多名教师获评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思政课教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周安忠 刘效楠 段长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以“三维五化”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周安忠 刘效楠 段长元2025-04-0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