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2025-04-01 星期二
义乌工商职院:
“四聚焦”打造外贸类人才培养新范式
  义乌工商职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企业开展跨境直播。学校供图

  高水平专业群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关键所在,与学校改革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因此,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秉持“语通中外、贸达全球”的办学理念,对接国家战略数字贸易人才需求和地方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国际适应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数字贸易人才,为数字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聚焦多域互动,以产教融合实现扩面增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牵头成立了全国国际贸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其中,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同时,该专业群和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共建了国际陆港商贸产业学院,“标准共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基地共享、师资共培、技术共研”。在产业学院里,学生开展学徒制实践项目,教师参加访问工程师项目和暑期企业实践。产业学院强化产学研创,服务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双综保区”、“义新欧”班列等高能级平台,助力义乌国际贸易战略枢纽城市建设。此外,还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124家单位成立了浙中数字贸易产教融合联盟,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有效助推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引领数字贸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聚焦产教孪生,以校地融合实现双向赋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立足义乌区域优势,与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国际陆港电商小镇、保税物流中心和“义新欧”铁路口岸等共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了“港校融合、学创一体”的校地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复旦大学义乌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联手,承担地方重大研究课题,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同时,该专业群与义乌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共同成立了跨境电商直播产教融合基地,使用多国语言,通过TikTok等平台,以“逛市场”“探工厂”“走展会”“游乡村”“做志愿”等开展市场走播。市场走播大幅提升了合作商户的语言能力、直播技巧及商业思维,助力超1000家商户完成数字营销能力迭代。直播基地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运营,2024年跨境电商直播总营业额突破2050万元,形成“技能提升—企业增效—学生成长”闭环生态。市场走播在强化跨境电商直播人才的专业能力、帮助商户开拓海外市场、为中国企业品牌走向国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外语外贸学院还承担了人社部等部门的高规格培训,为宁夏、青海海西等地电商扶贫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打造“菜单式”选课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该专业群东西协作团队精准摸排海西州就业创业形势,与海西州共建创业培训基地,举办了近20期“双创”培训,助力海西州近2000名城乡青年就业创业。

  聚焦跨界协同,以团队建设实现提质强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以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设等为主要抓手,推进教师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创新团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德技双馨、跨界协同、双师多能、双创凸显”的教师创新团队。同时,紧密对接外贸公司、跨境电商企业等产业链相关企业,通过实施以产助教工程、“双师”素质培养工程、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等,组建了一支技艺精湛、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服务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该专业群还构建了由博士、教授领衔的社会服务团队,成为区域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智库”,并聚焦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痛点,建成全国首个个体经济发展研究机构,定期发布个体经济发展指数。同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及横向项目16项,引入经费205万元;开展外贸相关技能公益培训项目10项,累计培训7685人次,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聚焦国际化办学,以职教出海实现特色牵引

  学校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海外分校摩洛哥义乌商学院,派驻4名专业教师赴卡萨布兰卡开展专业课程及中文课教学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标准及“外贸跟单实务”“跨境电商实务”等4门课程标准获得摩洛哥职业教育与就业发展办公室(OFPPT)官方认证。

  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引进海外教学资源,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合作开发双语、全外语课程,引进优质专业教学标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推动跨国交流,组建中外学生创业团队,积极孵化创业项目,利用直播、新媒体等网络营销方式带动学生创业、反哺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此外,服务浙江“走出去”企业,摩洛哥义乌商学院外派教师到摩洛哥Powertech Industries等企业,对企业海外员工开展“中文+外贸技能”跨境电商系列培训,帮助员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指导员工通过TikTok、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推广阿甘油、手工地毯等特色产品,助推当地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协同发展,体现了“教随产出、落地生根”的实践理念。

  (作者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党委书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06“四聚焦”打造外贸类人才培养新范式 华承健2025-04-01 义乌工商职院: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