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星期三
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宇航与机械学院
凝聚攻坚合力 培育航空新锐

  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宇航与机械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建设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发展阶段,主动响应航空制造业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凝心聚力向空天一体转型,十余载砥砺前行,摸索出一条地方高校服务航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专业转型之路,航空制造特色的差异化本科教育优势不断彰显。

  坚持党建领航,谋转型激活发展新动能

  思想上“破冰”。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全体教师阐明学院向航空转型的必然选择和战略意义,凝聚共识,破除畏难情绪,针对出现的思想分歧或利益矛盾,建立党委班子包干负责制,开展谈心谈话和转型帮扶。

  组织上“破壁”。办航空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学院主动与18家航空制造企业开展党支部联建,邀请行业专家把脉问诊,积极争取外部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推进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的共享共建。

  行动上“破题”。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攻坚任务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和工作专班,着力发挥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重点领域实施“揭榜挂帅”,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提高破解难题的执行力。

  机制上“破局”。学院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将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纳入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建立闭环督导机制,将教师的攻坚表现与评优选先、晋升考核挂钩,激发教师内驱动力,形成“制度固本、考评增效”的长效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学科专业集群

  从“布局航空”到“谋划航天”,从“航空制造”到“低空制造”,学院紧跟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趋势,10年来,牵头培育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夯实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航空制造方向),新上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停招车辆工程专业,形成了“需求牵引—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发展体系。

  学院联合40余家企业和高校设立理事会,牵头成立“山东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跨学科组建“山东省航空智能制造专业特色学院”;入选“山东省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并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专业(机械工程、航空工程领域)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起“产教协同—学科交叉—本硕贯通—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培养模式,锻造航空工匠硬核能力

  学院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核心技术及岗位能力要求,打通专业之间壁垒,重构工程基础“共享”、专业知识“分立”、综合实践“融通”的交叉课程体系,不断丰富案例教学资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3门课程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飞机结构与系统”等9门课程上线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飞机装配工艺”等21门课程获批校级案例课程、校企共建课程;立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学院购置罗宾逊R44、塞斯纳172R等多种飞行器,满足常规装配维修需求。探索“1+2+N”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打造1个航空航天数字化中心,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借助虚拟技术开展模拟实训;依托“航空结构件先进制造”和“先进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吸收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储备N个行业项目案例,实施“基础—进阶—高阶”递进式项目化实践课程改革。近3年,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0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41篇,授权专利109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践行航空报国,多措并举增强育人实效

  学院实施“蓝天匠心铸魂工程”,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责任担当”“创新奉献”等育人目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双向育人模式。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机械制图”通过具体案例引出航空结构件设计标准和规范,强化航空工程师严谨求实以及生命至上的职业素养教育。学院以点带面,构建起“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全课程渗透”的思政育人格局,为培养具有航空报国志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创造条件扩宽学生职业发展空间,与40余家航空制造企业签订用人协议,近四成毕业生服务山东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责任感等给予了积极评价,多名毕业生获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为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章健 孙鲁青 李辉 刘晓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8凝聚攻坚合力 培育航空新锐 章健 孙鲁青 李辉 刘晓亮2025-03-26 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宇航与机械学院 2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