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星期二
面孔

  孝心青年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大二学生王博将刚做完手术的父亲从阜阳老家接到了学校,他将开启一段奇特的大学生活——带着父亲上大学。

  去年12月,王博的父亲摔伤后,整个寒假王博都在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父亲。然而,父亲独居,又患有颅咽管瘤,开学后父亲将无人照料。

  得知王博的难处后,辅导员多方联络,学校学生处、后勤处迅速行动,在王博所在的宿舍楼一楼,腾出了一间“爱心小屋”,王博父亲顺利入住。不少同学听说了王博的事,也纷纷前来帮忙,送饭、倒水、嘘寒问暖……

  带着父亲上学,王博的生活更加忙碌。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王博已经为父亲打好热水、买好早餐;中午,刚下课的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宿舍,为父亲带饭、洗衣服;傍晚若有空闲,他便推着父亲在校园中四处转转,透透气、聊聊天。

  孝心让亲情深厚隽永,社会也因爱心温暖动人。

  学霸奶奶

  3月11日,江苏省南通市教育考试院二楼会议室,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李拥军和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郭凯共同为“学霸奶奶”——今年88岁的考生冯忆难颁发自考毕业证书。

  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冯忆难,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上大学,这一直是她最大的遗憾。2009年,已经退休的她重新踏上了自考之路。

  视力不行,记忆力严重衰退……对一个当时70多岁的老人来说,备考期间需要克服不少困难。《财务会计》首考20分,《经济法概论》首考25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前后历时6年、考了9次……种种挫折从未打倒冯忆难。

  历时16年、征战97场考试,冯忆难刷新了江苏省自考毕业生最高年龄、最多考试场次等多项纪录,终于如愿获得本科学历。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忆难坚韧不拔的毅力为终身学习做了最生动的注脚。

  飞刀少女

  近日,13岁小女孩章可依的“飞刀”视频火遍全网。她双手握着十来把飞刀,“嗖嗖嗖”一挥,飞刀全部命中目标。

  2023年,章可依拜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飞刀传承人龙武堂鞠真飞为师,开始了武术飞刀学习之路。

  学习飞刀过程中,章可依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寒暑假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练到中午12点,正常双休日保持一天雷打不动的练习,常年几万次转圈、几万次飞射练习时划破手指……章可依父亲说:“她像着了魔,练到手指磨出血也不肯停。”正是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让章可依的直飞纪录达到了6米53刀中靶,她掌握的绝技“螺旋12连飞”要在转圈的同时完成12连飞的百发百中,堪称飞刀界的高难度动作。

  “传统武术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能,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章可依说,自己会继续练习,不断突破自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飞刀的魅力。

  习武修身,少年自强。中华文化也因此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发扬光大。

  (本期点评:张赟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新闻·人物 03面孔 本期点评:张赟芳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