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全面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加强各语种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外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还采用“竞赛双驱,协同育德,管理革新”的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为外语课程思政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有益参考。 竞赛双驱——组织教、学双竞赛,为课程思政建设赋新能 一方面,学院高度重视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加深了学院教师对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和实施路径的理解。在发动和组织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竞赛的过程中,学院全力为教师参与竞赛提供指导与支持,邀请校外专家开办讲座,举办多次模拟竞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参赛能力,同时敦促教师在竞赛中注重课程思政元素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散教师的创新思维,深化了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竞赛过程是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过程,它不仅提升了教师在语言应用、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水平,还提高了学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经过多年沉淀,学院在思政教学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每年的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都有教师团队荣获奖项,语种包括英语、日语、法语等,奖项包括国家级别奖项3项、省级奖项近20项。 另一方面,学院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比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使其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湖南省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一项赛事中,学院学子获得了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5个的优异成绩。大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技能,而且深化了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强化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此外,学院还引导学生参与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等,增强其文化交际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为此,学院成立演讲比赛指导组,以校内模拟演讲和正式演讲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学生以中日饮食文化为主题参与演讲,展现了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与欣赏。在此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协同育德——打造良好校园文化,为课程思政建设酿氛围 学院不断创新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以“思政+艺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学院组织开展英语文化艺术节,通过举行英文歌唱比赛、现场演绎英语配音、观看“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全国特等奖作品《童心趣·科技梦》等方式,生动诠释文化节“传播中华文化,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主题,充分发挥了外语教学“第二课堂”的育人成效,在此过程中坚定了学生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立足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打造了寓教于乐的英语角活动。例如,2024年秋季学期首次英语角活动以“电影”为主题,通过英文自我介绍、破冰游戏、分组表演猜电影名称、观看并讨论电影片段和电影分享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管理革新——优化教学管理各环节,为课程思政建设固成果 学院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本院发展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用以巩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一方面,学院在外语教学的日常管理中增加了诸多课程思政教学要素,成立了外语教学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不断建立健全外语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打造多主体协同参与、多措并举、教学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学院将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交际和专业能力突出的“外语+”创新型卓越人才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学院与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及职业规划”就业创业讲座,在讲座中传播了正确的就业创业价值观,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展开更加全面深入的讲解,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此外,学院还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程教育底蕴和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推动工程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获批设立湖南工程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未来将继续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在稳步前行中书写绚丽新篇章。(张赟 吴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