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星期五
临沂大学
探寻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自2002年获批招生以来,不断探索优化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基于“两本两联”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以方法教育为本

  激活学生内生动力

  临沂大学认为,在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学校应当教会他们掌握知识生产的方法,才能使其在知识的汪洋中有所洞见。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回应人与社会多元问题的应用社会科学,其专业知识更新迅速,教师需要持续学习。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定期开展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逐渐达成共识,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思政育人之本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灌输,而在于适应信息化社会,以知识生成方法为本,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生成之路,从而激活学生内生动力,实现专业认同、价值认同与社会认同。

  通过集体备课、头脑风暴等方式,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逐渐找到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生产及其意义。在“社会工作理论”核心课程的教授中,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并没有简单地从概念到概念,而是尝试透析所有理论背后的一面。例如,将中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的理论思想通过分类法融汇在一起,在思想碰撞中让学生了然和明悟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由此,学生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社会工作知识的来源方法,明白了是什么知识,更明白了为什么如此。通过打破理论派系界限,学生在恍然顿悟中消除了过往知识的瓶颈,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也在广阔的视野中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位置与价值,感受到不同专业孜孜不倦追求社会正义的诉求,增进了专业认同。

  聚焦专业根本问题

  培养学生责任感

  社会工作专业有着强烈的社会关怀感,专业人才被称为社会工程师、社会医生。为回应众多社会问题,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块既提供一般性价值伦理教育,也包括具体人群和领域问题诊断与化解的方法体系。学生将这套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并不容易。通过与学生开展座谈会、个案观察和访谈,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发现有的学生对浩瀚的知识、多元的案例产生倦怠心理。基于此,社会工作专业以此形成专门的教学改革课题,通过专家拜访、团队研讨,认识到应抓住诸多问题背后的根本问题,由此牵引和打通知识传授、价值引导与专业实践。

  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之作为各门课程共同的育人主线,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不同人群和领域的实践案例育人,实现分散育人与共性育人的融合。例如,在学习“个案工作”课程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带领学生重思生命在生物和社会两个层面的独特意义,从方法层面学习如何平衡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重塑生命责任感。多元课程既有侧重点,又围绕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这一问题共同发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联结课堂与生活

  助推学生全人格成长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育人者。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注重通过专业知识促进教师团队成长,通过开展团体辅导、创办专业机构、联合科研等多种方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在教师自身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处的课外生活中则作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以双重角色助推学生全人格成长。

  从入学伊始,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便组织开展入学教育,启发学生的专业认知。面向专业新生开设“新生成长性小组”等,指导高年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团活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新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此外,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还为每名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辅之以社会工作专业科班辅导员、班主任,搭建课堂内外成长支持团队。日常则通过个别谈话、联结资源、主动帮教等方式帮助学生成长。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则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带动学生参与化解难题。例如,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平时表现优秀却因择校失误无法成功考取研究生,为此组织编写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择校指南》,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联通知识与实践

  言传身教育人

  针对课程知识内容,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全体教师承担了教学改革课题。通过剖析课程内容,寻求章节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固化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动态优化。为避免学习沦为肤浅的口耳之学,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推崇“软融合”。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短视频插播、翻转课堂、设置实践调查任务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内驱力。基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专门组织出版了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案例集。

  除了知识言传外,教师本身的素养及行动往往更能在无声中深刻地影响学生。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强调育人者先自育,教师要提升自身修养,通过言传身教践行“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自主创办了非营利性的社会工作机构,教师带头、学生参与开展省市级示范服务项目。例如,为更好保护留守孤困儿童,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带领学生组建了“抗逆力提升小组”,并联合当地社工站工作人员,开展了多次小组活动。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开展多场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公益讲座,多名学生则积极主动开展线上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服务群众。临沂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联通知识与实践,让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首先惠及自我,进而惠及他人和社会,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自助助他的价值观念。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专业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杨超 尚金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探寻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杨超 尚金意2025-02-28 临沂大学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