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经济区)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力、教研领导力、教改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努力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目标,2024年年初,寒亭区(经济区)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创新成立“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习社”,旨在为锻造一支专家型校长队伍搭建发展平台。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培养造就了一批在潍坊市、山东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形成了名家引领、贯通一体、抱团发展、百家争鸣的良好教育氛围。 科学谋划布局,突出研习社重点任务 研习社中的各研习组每月结合寒亭区(经济区)教育实际,聚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组织治理体系变革等方面确定主题,组织集中学习研讨。已围绕特色课程建设、教师团队打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专题开展理论学习60余次。同时开展名书共读活动,精选10余本国内外校长领导力方面的书籍,共学共研,目前已举办读书分享会3次。设立“揭榜挂帅”擂台赛,各研习组围绕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两项工作、年度重点项目,从国家政策、课程、课堂、教研、教师、干部人才、资源、作业命题设计8个方面,自选研究方向,每半年进行一次攻擂展示,年末进行总结汇报和成果展示。建立成果孵化基地,各研习组导师所在学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重点围绕优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优化学生评价方式方法、加强校本教研、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高质量实施科学育人6个方面,采取课题式、项目化的形式,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潍坊市寒亭区明德学校等10所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打造国防教育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模式等项目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活化研习方式,丰富研习社活动内容 各研习组成员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根据各自需求,分别前往北京、济南、青岛等地的名校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得的优秀经验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身治校育人能力。24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先后10余次邀请教育专家学者为研习社成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研习社成员进一步汲取前沿的教育理论与思想精髓,共同探索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引领未来学校发展。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凝聚教育智慧。自研习社成立以来,各研习组累计召开论坛会20余场,举行经验分享会10次,举办读书沙龙5次,形成了“逐梦高中·启航未来”初高衔接创新素养优质学生贯通培养方案、“选课走班、分层培养”特色教法、“聚是星拱月,散是满天星”办学理念等一大批教育教学经验做法,为各学校提供了借鉴。 坚持学用结合,依托研习社解决问题 研习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每次研讨都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例如,在研讨过程中,研习社成员会进行点校解剖,各研习组选取1所成员所在学校,从办学条件、团队管理、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集中开展实地研究,找问题、想对策,在实践中交流,实现了一体化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积极性,研习社探索实施荣誉激励机制,把荣誉奖励作为提高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结合研究成果、育人成果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导师、优秀成员,利用各级媒体面向寒亭区(经济区)进行表扬,并在教师节大会上授予荣誉。各研习组研习效果作为“寒亭名校”评选重要依据。研习社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奋力争先、勇立潮头的先进典型,先后有2人获评齐鲁名校长、齐鲁名班主任,2人获评山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名校长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4人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师,34人在山东省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在优质师资的引领下,寒亭区(经济区)的学子在全国、山东省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实现全面多元发展。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先后荣获国家级别奖项8项、省级奖项29项、市级奖项119项。 遴选精兵良将,强化研习社组织保障 为保障研习社工作的顺利开展,寒亭区(经济区)成立“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习社”领导小组,确定10名班子成员担任各研习组指导顾问,形成捆绑机制,跟进指导,同步参加研习组各项活动。精选6名组织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中小学校长分别担任研习组组长,作为召集人具体组织研习社的日常活动。实施减负赋能工程,对各研习组导师所在学校实行申请免检备案制度,对于非评比类的考核,学校可申请免于参与,进一步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同时,做好经费保障,安排“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习社”专项经费,用于对“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习社”的培养培训、表彰奖励、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钱巍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