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改风采
2025-02-11 星期二
鲁迅美术学院
坚持思政引领 培养摄影人才

  在当今时代,高校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思政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敏锐洞察时代需求,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当代摄影教学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摄影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彰显出思政引领在艺术教育层面的深远意义与价值。

  课程融合

  丰富摄影教育内涵

  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学院教师团队深入研究摄影专业课程,从中国近现代史、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等丰富资源中精准挖掘思政元素。例如,在当代摄影研究课程中,加入中国摄影先辈为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的故事。例如庄学本,他深入我国西部地区,克服重重困难,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为研究当地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他的故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简单的光影捕捉,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巧妙且自然地融入课程内容,使思政元素与摄影知识无缝衔接,重新构建起一套既富有专业深度又饱含思政教育意义的特色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与思想深度。在课堂上,学院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构思等,同时挖掘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价值和思想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摄影如何成为表达思想、传递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实践课程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寻找城市记忆”的摄影项目,要求学生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角落,并通过摄影作品展现城市的发展变迁和独特魅力。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摄影技巧,更对家乡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情感认同,创作出许多富有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实践磨砺

  增强学生社会担当

  通过主题创作,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学院始终鼓励学生围绕重大时代主题开展摄影创作实践,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背后的感人故事。他们走进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用镜头捕捉那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幅幅生动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和人民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作品在校园内外的展览中吸引了众多观众,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的生动教材。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摄影镜头对准社会现实。学生深入乡村,记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新面貌、新变化,为农村发展留下生动的影像资料;走进社区,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用影像呼吁社会关爱。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基层,真切感受国家发展的脉搏,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宽创作视野,丰富创作素材。

  强化师资

  筑牢思政教育基石

  强化思政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定期组织思政培训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活动。邀请思政教育专家深入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代精神内涵,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学生作品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培训,教师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在摄影教学中的重要性,育人意识显著增强,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在教学和个人创作中以身作则,践行思政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各类思政教育主题的摄影创作活动,以自身的作品和创作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用镜头传递正能量。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在摄影道路上的引路人。

  平台助力

  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

  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思政氛围。学院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展览、摄影学术讲座等。在摄影展览中,集中展示学生的思政优秀作品,让校园充满浓厚的思政氛围;在摄影学术讲座中,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思政元素在摄影艺术中的体现和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加强融媒体传播,拓展思政教育辐射范围。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广泛传播。通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思政摄影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创作心得。这些作品获得了大量关注,不仅展示了学院当代摄影教学的成果,也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让更多人感受到摄影作品中的思政力量。

  育人成效显著

  彰显思政引领价值

  学生作品质量飞跃,思想内涵深刻。在思政引领下,学生的摄影作品在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作品不再局限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是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和对价值观的传递。从记录身边小事到反映国家大事,从展现个人情感体验到传递社会正能量,学生用镜头书写着新时代的故事,作品在各类摄影比赛和展览中屡获佳绩。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成为时代所需人才。通过思政教育与摄影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培养。他们具备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社会价值的拍摄题材;拥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用自己的镜头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道德底线。学院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是摄影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具有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他们在毕业后,无论是投身摄影创作、文化传播,还是其他领域,都能够以摄影为媒介,积极传播正能量,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未来,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实践平台,为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扎实专业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摄影人才而不懈努力,让思政之光在当代摄影教学领域持续闪耀,照亮更多学子的艺术成长之路,为推动我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孙小川 闫水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4坚持思政引领 培养摄影人才 孙小川 闫水田2025-02-11 鲁迅美术学院 2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