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商学院是一所由国家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自1995年创办以来不断成长壮大。2004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并正式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学校于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于2021年获得广东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资格,并新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拥有多个优秀的党支部和一批优秀教师,其中包括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获得者。此外,学校的“大思政课”建设在广东省民办高校中处于前列,并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广州工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产教融合的号召,秉持创新务实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行业前沿课程、实施项目驱动教学等一系列举措,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成长,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广州工商学院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校设有14个教学单位,涵盖33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些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同时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更新和完善教学设备。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学生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也可以在先进的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操作。此外,学校还建有多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学校在软件设施方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和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专业建设持续加力 专业建设是广州工商学院创新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深知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学校注重一流专业的建设。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这些一流专业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课程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推动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 学校注重专业的动态优化调整。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兴趣以及专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这种灵活的调整机制使得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也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还注重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对接物流、食品、电子信息和皮革皮具产业集聚特点,按照“一院一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众创空间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业资源。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引育并举名师汇聚 师资队伍建设是广州工商学院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保障。学校深知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学校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加盟。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2195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高达98%,这些高层次人才不仅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种培养机制使得学校的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还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评选优秀教师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这种氛围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标杆。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广州工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致力于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通过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环境、引进优秀人才等措施,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在科研项目方面,积极申报并获批多个省级和国家科研项目。例如,根据广东省教育部门公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广州工商学院获批1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创新团队项目(人文社科)和1项重点领域专项项目(服务“百千万工程”)。这些项目的成功获批,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实力,也为学校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校在科研成果方面,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学校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注重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研团队。学校还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 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产教融合是广州工商学院教育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通过与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合作,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学校在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方面,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共同开展广泛调研论证,科学合理地设置新专业,并邀请生产与管理一线的专业人员参与研讨与论证,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时,学校还积极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建立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选派专业教师到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提高,并选聘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 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开展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学校还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职能,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学校在项目研发合作领域与企业界的深度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也为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项目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2024年与广东慧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双方将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与电商领域的协同发展。此次合作中,商学院的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梅思阳博士、副主任刘鑫、李强博士、王科娟博士、吴梓靖博士、程方楠博士、李建忠博士、陈毓慧博士等一行教师表示将结合电商专业课程与慧鸿科技的实际需求,共同开展一系列联合培养项目。慧鸿科技副总经理黄正华与人力资源经理陈秀君表示,双方将共同开发电商相关课程,并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真实商业环境的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商学院教师团队表示:“通过与慧鸿科技的合作,我们希望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电商人才。”这一合作不仅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校企双方的共同进步。此外,双方还计划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高管分享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在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一体化方面,积极联系社会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围绕企业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尝试开展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办学,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国际合作加速拓展 广州工商学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层次。 学校在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方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广州工商学院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州立联合科技学院,该学院设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采用“4+0”办学模式,学生在国内学习即可获得双方学校的文凭证书。此外,学校还与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合作共建博士生导师工作站,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学校在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方面,注重项目设计推进,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术交流、交换留学、教师互访研修、学生海外实习等方面不断创新交流与合作模式。例如,学校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情、开放的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模式。同时,学校还积极推动师生海外交流和留学项目,提高师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广州工商学院在国际合作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展现了其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学术风貌。近年来,学校积极与国外合作高校携手并进,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合作项目不仅跨越了学科界限,更跨越了国界,促进了全球学术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广州工商学院通过这些国际合作,不仅成功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的学者们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了多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全球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同时,这些国际合作成果也为广州工商学院未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校在国际合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和管理机制,这些经验和模式将成为学校未来开展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 展望未来,广州工商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一方面,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将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广州工商学院在创新民办高校教育新模式的道路上,将继续秉持“正德 厚生 励志 修能”的校训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广州工商学院董事长 吴卫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