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教学的‘走’是为分学科集中教学服务的形式,关键要‘走心’,‘形’‘心’相映生辉,紧抓‘智慧选科’‘有效走班’‘科学评价’三个关键环节,把学生对思政学科的兴趣拓展为长板。扬个性之长,赋成长之能,成强国之才!”这是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孙国宽老师在深圳教科院“鹏城教育学术讲座”上的发言,讲座通过“教研网”向全国直播,这是工作室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的思政课走班教学研究团队认为,在走班教学模态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思政学科作为高考科目,“走”到同一教室上课的学生是“学科知音”,教师通过个性化和分层化的方式将学生对思政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思政学科特长,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过硬、思想品德高尚、具有思政学科专业特长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走班教学是“扬长”教育,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保障了学生选科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长板更长,助力学生实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模型 智慧选科。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把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心仪大学的理想专业招生录取所要求的学科组合、未来想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相关学科三者结合起来,这是智慧选科的重要保证。首先,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在思政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能从思政课的测评考试、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其次,现在大学招生的专业对学科组合是有要求的,学生喜欢的专业所要求的学科组合里要求有思政学科。再其次,学生未来拟从事的职业需要思政学科的背景知识。具备这三个要素,便可选择思政学科。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科学选科非常重要。 有效走班。研究团队对走班教学进行全过程审视,提出要不断优化思政课走班教学生态系统中不协调的关联要素,让系统各要素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对走班教学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案,由校领导牵头负责协调处理;走班教学系统在目标认同、行动协同、配合机制、议事制度等方面达成共识。选科走班的各个部分之间配合的默契度、顺畅度和协同度要浑然一体;学生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越来越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辉映,这是思政课走班教学的应然生态。 科学评价。孙国宽团队坚持以评育人,设计动态多维的点位和指标,把思政学科成绩的增值度、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满足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度、走班运转系统的协同度、学生知行合一的统一度等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看学校的走班教学活动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如何,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适配性如何;主张把思政走班教学过程的重要关系,如“师”与“生”、“教”与“考”、“知”与“行”等的状况作为评价点位,因为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实施分层教学,从起点看增值度;开展延迟性评价,静待花开。 研究团队认为,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在某些方面进行聚焦,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就着重在这些方面进行强化和拓展,把学科兴趣进阶为“长板”,并且使“长板”延伸。 赋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 研究团队发现,高中一般在高一下学期开始选科走班教学,比文理分科时期提前了一个学期,这为那些适合学习思政学科的学生提供了“早发现,早培养”的契机。挖掘天赋、激发潜能,抢占先机、及早规划,把擅长思政学科的学生朝着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向培养。思政课教师在筛选和识别时,要坚持培养拔尖人才与一般性人才“两手抓”,以“一体化”思维,履行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中重要一环的“阶段性”职责。 在追求知行合一中培育时代新人 研究团队通过“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用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从模拟的情境走向真实的生活,摒弃没有思维含量的“假问题”和脱离生活的“假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矛盾中磨砺素养、淬炼思维,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学会解答政治试题,到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到学会做人做事,引导学生通过走班教学,成厚德之人,成强国之才,成济世之功,把走班教学的过程变为育人的过程。 研究团队以课题为引领,先后成功申报4个省市课题,开发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2门,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5部,获得深圳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孙国宽曾成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封面人物”,1位教师曾成为《班主任之友》期刊“封面人物”,2位教师成为知名大学硕士兼职导师;3名教师成长为市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省市荣誉共20余项,并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坛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与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分享,彰显示范引领价值。 (孙国宽 李芬香 宋赢赢 李兴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