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召开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集中力量把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打造成为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革新遥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服务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新路径,是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命题。学院在近十年遥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人才需求,注重发挥精神文化育人铸魂作用,结合地方高校特点,以遥感学科为示范探索构建了“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 聚焦空天信息产业 定位学术团队方向 通信、导航、遥感是空天信息产业三大技术领域,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遥感学科承担着学校遥感、导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对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型人才需求具有支撑作用。学术团队是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核心载体,承担着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工作,因此,学术团队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研究方向。学院通过走访河北省多家机关单位以及京津冀区域企事业单位,调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定位等内容,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对学术团队研究方向进行了适度调整和优化。目前,学院确定了遥感图像处理、定量遥感、导航定位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四个学术方向及其学术团队,能够满足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对遥感、导航领域技术与工程需求。 厚植精神文化土壤 铸魂遥感铁军人才 精神文化在攻坚克难、强身健体、凝聚团队、成才报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研究生们刚入学时会存在自学能力较弱、吃苦耐劳不足等情况,如果想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厚植精神文化是一条必由之路。精神文化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国家层面的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责任担当;另一种是由师生干事创业过程中用汗水铸造的学院精神文化,可以引发学生的团队认同和共鸣,更易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与科研质量。目前,学院提出了“明德、勇毅、团结、创新”的创业精神,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打造“铁之意志、铁之纪律、铁之体魄、铁之效能”“四铁”精神的遥感铁军。两种精神文化通过学院、党支部、辅导员、导师开展常态化宣讲和引导。经过精神文化熏陶的遥感铁军们,其“战斗力”已日渐凸显。 立足地方高校实际 构建“四位一体”模式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综合素质有待增强、生源专业背景繁杂、学生科研能力起点弱、高层次导师数量不足、高水平项目偏少等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时间较短的地方高校,情况更为突出,且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属于交叉学科门类,目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每年录取研究生的本科专业多数为非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想实现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培养目标较有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广泛调研、结合前期培养经验与自身办学实际,提出了“精神文化—课程体系—学位论文—联合培养”“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是精神文化,即前文所述。二是课程体系,主要聚焦生源专业背景繁杂问题,设置了遥感机理、遥感应用、遥感工程三个课程群,遥感机理课程群厚而重、遥感应用课程群精而优、遥感工程课程群少而特,同时,注重加强对非遥感专业学生课后专业知识资源库的推介,融入精神文化宣讲,引导遥感专业知识薄弱学生加强自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尽快将遥感基础知识补齐,学懂弄通,为后期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学位论文,主要聚焦学生科研能力起点弱的问题。学位论文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然而,学院多数新入学研究生本科阶段只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过专业知识综合训练,对于具有科研性质的选题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缺乏科研思维、工程实践与基本素养,这对于撰写高质量学位论文是个问题。对此,将硕士学位论文调整为“选题—开题—中期—终期”四个阶段。选题即预开题,基本在研一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主要是督促导师从研究生一入学就依托科研项目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与规划工作,从实践看,这个阶段可以有效解决研究生本科阶段科研能力弱的问题。依托遥感图像处理、定量遥感、导航定位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四个学术团队分别成立答辩组,根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与学术团队方向相关性将研究生划分至相应答辩组,同时,在选题、开题、中期、终期四个阶段保障答辩组骨干教师基本稳定,强化导师、学术团队、答辩组联动作用以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督导,从而有效保障学位论文质量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质的培养。四是联合培养,主要聚焦高层次导师数量薄弱、高水平项目偏少问题。学院不是没有高层次导师、高水平项目,而是过少,不能满足规模化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要求,因此,积极与京津冀区域,特别是北京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借助校外优势资源来解决此问题。然而,联合培养研究生起步阶段出现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缺乏沟通、校外导师重科研任务进度而缺乏对学生思想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疲于校外工作任务而学位论文投入精力不足等系列问题,让原本有效途径成为了制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经过调研分析,提出了“1.5+1+0.5”三段式联合培养模式,将3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即校内培养1.5年(由校内导师为主培养)、校外培养1年(由校外导师为主培养)、机动0.5年(根据学位论文完成质量确定研究生校外培养还是校内培养),同时,要求研究生与导师互选前,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结合双方研究方向,初步拟定未来联合申报或攻关课题意向并作为联合指导研究生的选题,从而使研究生入校后,即可在双方导师彼此建立合作背景下参与科研工作,基本实现了校内、校外培养无缝衔接。“四位一体”模式有效解决了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系列问题。 经实践,以遥感学科为示范的“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两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20%入职中电科13所、河钢数字、河北空天信息、河北移动、河北区调院等空天信息领域企事业单位,且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为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型人才支撑。相关教学成果获中国遥感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空天信息产业的遥感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YJG2024101]阶段性成果) (金永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