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星期一
激活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并对教育、科技、人才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应自觉担当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的核心要义,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

  培育力量:

  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与先导。高校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协同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宽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匹配的拔尖创新人才。

  嘉兴大学坐落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坚持把弘扬红船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构建特色化学科育人体系、系统化课程育人体系、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精品化文化育人体系、一体化管理育人体系的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重组创新创业学院,成立省身学院,设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全面实施“三育三融”“创新驱动”行动,完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谋划组建卓越工程师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放融通,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贯彻落实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加快“四新”专业建设,通过“一减三增”,减少知识灌输、增加体美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想得明白、说得明白、写得明白、干得明白的复合型人才。

  点燃引擎:

  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主动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学科壁垒,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机制;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原始创新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推进科研体系改革;深化产教研融合、政校企联动,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原动力。

  学校一是围绕国家所需、行业所趋、学校所能,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完善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机制,推动学科迭代升级、交叉发展,构建第一梯队学科做强、N个优势学科做优、X个特色学科做特的“1+N+X”学科生态体系。二是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实施青年教师卓越发展、学术繁荣、科研团队建设等系列计划,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相匹配的标志性成果激励体系和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培育办法,启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系列制度,重塑科研创新体系。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应用导向,推动跨高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攻关、协同创新,建强省重点实验室、嘉兴大学G60科创研究院等,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发展,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汇聚动能:

  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疏通高水平人才培育的堵点卡点,必须在人才体制改革方面下更大功夫。具体来说,要疏通高水平人才培育的堵点卡点,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人才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性劳动,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智力基础。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效率、效益、效果、效能“四效合一”,深化资源分配改革,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促进资源向更高效、更有益的领域集中,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产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系统重构人才引育体系。一是出台“特设教授岗位”“南湖青年学者”“南湖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专项管理办法,一体推进高层次人才的育、引、留、用、评、管机制改革。二是重塑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建立以贡献、任务为导向,长短期结合的评价办法,以岗位分类设置为基础、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的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制度,与产出相挂钩的全员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从而达到让躺着的人走起来,让走着的人跑起来,让跑着的人跑得更快。三是改革学院办学绩效评价,坚持“院为实体、授权赋能、强院兴校”,全面推进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学院最大限度的资源统筹和事业发展支配权,塑造更有活力的校院两级治理架构。四是强化绩效导向、突出贡献导向,健全完善资源配置、预算管理、按劳分配等机制,构建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能的投入产出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嘉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 05激活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动能 陆军2025-01-13 2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