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于2022年正式立项成为四川省“三名工程”(名校、名专业、名实训基地)三星建设项目学校。两年多来,学校紧紧抓住机遇,秉承“适性扬才,潜力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提升“三力”、产教融合、“三教”改革为抓手,吹响“三名工程”建设的冲锋号,致力于打造一所“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完善、专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一流、服务影响广泛”的西部中职名校。 提升“三力”,夯基垒台 聚焦完善机制,提升党建“引领力”。学校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建+教学”融合模式,加强党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入推进教师“双培养”,将党的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德育“浸润力”。学校通过深度构建“立德成人、精艺成事、创新成业”的校园文化体系,打造知爱书院、国际文化长廊、劳动基地等各类育人场所,组建由专职德育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学科教师及各科室教职工为辅的德育队伍,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月、行业讲座、国学诵读、志愿服务等活动,构建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聚焦赋能增效,提升服务“保障力”。持续深化数字化建设进程,通过构建以业务为核心、覆盖完整生命周期的“智汇校园47”综合管理平台及“教学培训一体化”的云端教学应用平台,打造师生信息服务中心,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深化教学诊断工作,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师生成长。 产教融合,立柱架梁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校通过构建“校企工作站”这一桥梁,有效联结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联盟理事会工作平台”“校企信息沟通与共享的企业微信平台”“教学实践平台”“专家互聘平台”“校企文化交流平台”五大平台,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在此过程中,学校强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课程体系,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学校秉持市场导向原则,精心打造了幼儿保育、美发与形象设计两大“名专业”。在幼儿保育专业方面,学校与区域内的“托幼一体”机构、优质幼儿园及示范托育园所3类机构紧密合作,形成“1+3”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同成都树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双主体·双导师·双环境·双身份·双评价”的“三阶三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业认知、职业培养、职业实践3个阶段,以及知岗、随岗、顶岗3种校企合作方式,快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则依托成都市美容美发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形成了“六步法 递进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初体验、结对子、轮岗位、获准入、转角色、优就业”6个步骤,促使学生快速完成从学徒到准员工再到优秀职业人的转变。 学校为配合育人模式的调整,同步建立了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的“三平台”,以及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特色课构成的“五模块”课程体系。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三融合”,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整合,以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各级技能大赛标准与专业方向课程的紧密对接,使课程内容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改革,积厚成势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开展“三教”改革,走出一条“升级—赋能—激活”的高效变革路。 首先,学校着重于教师的“赋能”,通过精心培育高水平的跨界“双导师”“双师”教学团队,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其次,学校聚焦于教材的“升级”,致力于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专业教材,旨在满足多元化教育领域对教学内容的差异化需求;再其次,学校积极推动教法的“激活”,大力实施与专业特色相契合的教学改革,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 学校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下,进一步创新教学生态,形成了“育人有文化、学习有情境、互动有效应、实践有角色、评价有标准”的“五有”智慧课堂生态。“育人有文化”指学校倡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巧妙地将各类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每堂课都有文化味;“学习有情境”指注重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或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互动有效应”指依托智慧课堂体系的构建,让师生可以高效互动,实时反馈;“实践有角色”强调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评价有标准”指借助大数据技术,让学生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条发言、每一份作业都能被细致地捕捉并分析,让评价更加清晰、精准,进而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刘德艳 罗辑 何亚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