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作为经国家教育部门和山东省政府部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机构,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明确目标: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创办之初明确提出了“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构建了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一方面,学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学院注重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学生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还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OM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成功融合中德双方教学资源,形成了学生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模式:创新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23级开始,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全面执行“4+0”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完成4年的本科学习,无需出国即可获得中德双方学士学位。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留学成本,还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在第一学年,学院强化德语语言学习,并完成德育、体育及部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在第二至第四学年,则重点进行德方专业课程学习及部分公共课和中德双方共建课程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采取“教授主讲+助教辅导”的教学模式,按专业模块教学,全德语语境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德国的学术氛围和教学体系。 此外,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还注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答辩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选派专业青年教师随堂跟课等方式,中方教师接触、了解和掌握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提升了中方师资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采取“引育并举”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学院积极引进具有德国留学背景或丰富教学经验的德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学院注重现有教师的培训与提升。通过赴德国短期培训、交流以及在国内开办业务提升专项班等方式,全面提升德语教学队伍和专业教学队伍的师资水平。同时,学院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师资队伍的引育并举下,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同时,学院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生培养:注重实践,增强综合素质与国际竞争力 学生培养是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学生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国际竞争力。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院积极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与国外高校和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游学项目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真正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拓宽国际视野。 在学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落实率达85%以上,其中约20%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工作地点除了山东省还辐射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此外,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育人模式和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许晓云 肖秋生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