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视窗
2024-12-30 星期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也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课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六有、六创、六带动、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师范生全链条培养的实践路径。

  筑基“六有”,强化育人模式建设底蕴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高校,是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的三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一是举旗定向,党的领导决策有力。通过抓顶层设计、抓组织领导,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任务书和路线图。二是握指成拳,学科建设支持有力。以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核心,引导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三是搭梁建柱,研究平台支撑有力。依托多个重大教育科研平台,深化前沿研究,打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四是集贤聚才,团队建设有力。汇聚区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是夯基固本,成果产出有力。获批各级各类项目86项,创新实施“石榴籽+”项目,“理论遵循”“大家谈”“践行动”等十余个子项目跟进落地,一体打造宣传教育品牌。六是拓展载体,增强育人实效。打造十个展馆式思政主题教育空间,强化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紧抓“六创”,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实践

  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生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北疆地区师范生培养融合研究,助力全方位推进“模范自治区”建设。

  一是推出“石榴籽·好声音”等20余个子项目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创建“石榴籽”培根铸魂育人工程。二是培养方案中增设“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模块,创建“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通识选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是作为国家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内蒙古)牵头高校,创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四是成立“国家的孩子”口述史研究所,在线用56件文物客观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数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牌。五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到学校思政课程体系中,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六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时代优秀教师”系列研讨会,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育人体系,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引擎“六带动”,驱动区域协同育人模式发展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和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力军,学校坚守教师教育底色,积极发挥先行探路、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高地,带动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二是开设“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班,带动全区高校创新“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牌创建。三是依托北疆文化资源库,带动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四是承担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进“三科”统编教材师资培训任务,带动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职后培训。五是挂点帮扶多地,带动师范生教育实践创新发展。六是牵头组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带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驱动“六提升”,激发教育模式创新活力

  聚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动融入内蒙古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大局,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水平。二是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学资源,设立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地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能力。三是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与教材的思政元素和经典故事,提升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四是构建专兼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队伍建设水平。五是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项目成果质量和应用价值。六是拓宽各民族学生交流渠道,扩大学生学业发展帮扶覆盖面,提升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水平。

  (王利 侯欣舒 吕璐)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7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王利 侯欣舒 吕璐2024-12-30 内蒙古师范大学 2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