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本科课程凭借其独有的地域文化吸引力以及丰富内涵,赋予了课程思政充足资源与生动素材。潮州工夫茶艺不仅涵盖了精湛的冲泡技艺与丰富的茶叶品鉴知识,更凝聚着潮汕地区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礼仪规范等多元文化内涵。近年来,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将“潮州工夫茶”纳入高校地方特色本科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环节,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明确且突出思政教育的核心指向。一方面,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潮州工夫茶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包括茶叶的种类鉴别、冲泡器具的选用、冲泡流程的规范操作以及品茶要领的精准把握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蕴含其中的“和、敬、精、乐”等文化精髓与精神要义。其中,“和”所倡导的是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氛围,“敬”体现的是对自然万物的敬重、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畏之心,“精”彰显的是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乐”传达的则是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与深度体验,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长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高尚道德修养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在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过程中,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以严谨的态度探寻并梳理其中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追溯潮州工夫茶的历史渊源时,可将其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紧密相连,通过生动讲述这一历史脉络,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古代世界经济文化格局中的重要影响力,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详细讲解工夫茶二十一式冲泡工序时,着重强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严谨细致、专注耐心的品质要求。诸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极具特色的冲泡手法,不仅是单纯的技艺展示,更是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借此引导学生在学业钻研与未来职业发展中,始终秉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锤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此外,潮州工夫茶在潮汕地区的民俗活动、家庭聚会以及社交场合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背后蕴含着浓厚的亲情观念、乡情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乡土情怀以及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方法创新中,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采用多元化手段实现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例如,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精心选取当代潮州工夫茶传承人的典型事迹与成功案例,深入讲述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创新突破与发展成就,让学生领悟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明确文化使命。组织小组讨论,针对工夫茶产业发展进程中所涉及的环保问题、商业道德问题以及文化传承与市场开发的平衡问题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批判性思维。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茶艺表演、文化推广等实践,体验团队协作,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线上利用相关学习平台,制作精美的微课视频,详细讲解潮州工夫茶的历史文化、冲泡技艺等专业知识,并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多次观看、加深理解。通过线上平台设置互动交流社区,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政教育维度。线下课堂则注重实践操作和体验式学习,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工夫茶冲泡练习和茶器制作,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将线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线下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工夫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思政内涵,为课程思政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有力推动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对评价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与创新,增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提升、行为表现规范等方面的评价权重。通过综合考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表现、小组协作过程中的贡献程度、实践活动中的态度与成果以及课程论文撰写中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度与阐述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表现,实现对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全面、客观、准确评价。 对于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而言,“潮州工夫茶”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是一项意义深远且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特征的重要工作。未来,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师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实现知识储备的扩充、技能水平的提升与品德修养的升华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韩山师范学院校级一流课程项目“潮州工夫茶”和广东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粤菜师傅工程实践下在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潮州工夫茶’为例”[项目编号:JXJYGC2022GX516]阶段性成果) (吴雁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