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星期二
上海交大建师生创新创业聚集地,跑好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两个“一公里”——
创新动能在“大零号湾”激荡迸发
  ▲在“大零号湾”,霖鼎光学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开发光学注塑工艺。资料图片

  ◀在“大零号湾”,节卡机器人公司研发人员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人形双臂机器人。资料图片

  黄浦江由东西转向南北的首个转弯口,曾因遍布老破旧厂房,被戏称为“闵大荒”。这里的“闵”,是上海市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所在地。

  2015年,上海交大从闵行校区西北角几栋闲置厂房起步,建设师生创新创业聚集地“零号湾”。2018年,学校、上海市科委、闵行区共同推进“大零号湾”建设。短短数年间,“大零号湾”成为上海唯一以“创新策源”为定位的功能区,区域覆盖17平方公里,汇聚4000余家科创企业。

  上海交大的改革者们说,正是该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这一策源之“源”,有效激发了创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零号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有着哪些推动力?日前,记者走进这里一探究竟。

  从0到1再到100:

  解开科技成果转化“细绳子”

  12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奕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目科技”)取得名为“光场镜头及光场成像系统”的专利。这项专利的申请成功,意味着该公司在工业级光场相机镜头的设计、制造等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且相关技术已获得法律保护。

  带领该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国际仅两家之一微米级光场系统生产商的,是该公司CEO李浩天和首席科学家施圣贤。施圣贤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李浩天的硕士生导师。

  在“大零号湾”,像奕目科技这样的创业公司还有很多。

  从2013年试点成果折价入股赋权科研团队,到2016年完成首例知识产权协议定价出资的工商注册,再到2018年完成首例协议定价增值的“递延纳税”认定……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上海交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原主任刘群彦介绍,学校通过建设大科研体系,围绕科研创新全链条发力,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大胆改革,激励一批师生带着成果走出“学术深闺”,在“双创”舞台上大放异彩。

  “创新不仅要有从0到1的科学发现,也要有从1到10、从10到100的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的损失!”刘群彦说。

  通过改革,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粗绳子”不多了,而“细绳子”还大量存在,怎么办?上海交大的答案是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

  2020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鼓励该校做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带头探索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2021年,上海交大由校领导挂帅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统筹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工作。此后两年,该校先后出台涵盖组织、管理、激励、服务、保障的“1+5+20”相关政策体系,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四梁八柱”。同时,建立起“一门式”数字化行政审批系统,打造“首问制”技转专员队伍,从制度、技术、团队多个层面全方位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2019年奕目科技成立时,施圣贤还有些顾虑:“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牵扯大量精力,教学与科研易受影响。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属于学校,是国有资产,要求保值增值,但成果转化并不能保证成功……”

  问题与改革总是相生相伴。同样在这一时段,上海交大推进“职务成果赋权转让”“成果转化职称评定”“留岗离职创业”等政策落地,在权责、资金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随着一道道“细绳子”松绑,上海交大师生的创业热情迸发出来了。2020年以来,该校科技成果的转让、许可及作价投资项目数量超过450项,比改革前增长4倍。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阳光化”企业数量已超过160家。近两年就有5家企业成功上市,12家企业正在申报上市,甚至出现了由该校教师参与创办的科创企业争相排队上市的热潮。

  高校、政府和企业:

  跑好最先最后两个“一公里”

  “要以承担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为契机,依托‘大零号湾’,用两个‘一公里’把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起来。”2023年2月27日,上海市正式发布《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首次公布建设世界级“科创湾区”的战略构想,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大零号湾’在空间、资源和平台上为创新策源提供了广阔舞台。”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介绍,自“大零号湾”全面建设启动以来,上海交大与地方紧密联动,探索建立政府协调、高校参与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孵化生态。

  2023年5月,上海交大与闵行区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区域内科创企业孵化、引进和服务的市场化运营主体,从体制机制上探索区校共同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丰富的人才资源、浓烈的创新氛围、完善的服务链条,构成了丰沃的创新土壤。

  创业至今,奕目科技因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需要,一共搬了3次家,办公区域也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米扩展到数千平方米,但始终绕着“大零号湾”转。

  “小到算法迭代、大到光刻机调试,从上游的技术研发到中游的创投融资,再到下游的客户对接,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但总能在‘大零号湾’找到出口。”李浩天说。

  “大零号湾”的建成与发展,是典型的高校率先“落子”,撬动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策源大棋局。上海交大是如何做到“小球带动大球转”的?

  “创新能力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丁奎岭介绍,“十四五”以来,该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四大专项行动计划,聚焦“大零号湾”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持续优化科研平台战略布局。同时,瞄准科技前沿,实施“交大2030”计划,致力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创新成果。

  “高校独特的学科和科研优势,让‘大零号湾’的源头活水更加充盈。”该校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主任、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宁介绍,在上海市、闵行区两级政府支持下,该校启动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遴选出一批有想法、有魄力的学者闯“无人区”,啃“硬骨头”,学校规划布局的20余个校级多学科交叉平台,全部与区域重点新兴产业方向实现强关联。

  今年5月25日,该校与闵行区共建的“大零号湾一公里孵化器”首个科创载体正式启动运营。首批16家“交大系”入孵企业,从全校60多个潜力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来自9个院系。

  扎实的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能力,夯实了“最先一公里”的地基;高效的校地联动、广泛的校企协同,则为跑赢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宽广赛道。据统计,近5年来,闵行区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近10%,大部分投入集中在“大零号湾”区域。

  过去、现在与未来:

  致力培养战略型科技领军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熟悉科技、产业、政策和资金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知识。在我国,专业的成果转化机构和队伍比科研人员更稀缺!”刘群彦说。

  2022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授权上海交大增列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截至目前,该校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已累计招生350余名,平均年龄36岁,平均工作年限13年,75%以上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背景。

  “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具备技术战略规划能力、前沿技术商业化能力、科技与金融双向融合能力、特定行业研究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介绍,首批技术转移硕士已于今年6月顺利毕业,主要面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行业,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墙外,是既有的辉煌;墙内,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每天临近午夜,“大零号湾”依然灯火通明。一墙之隔的上海交大校园,学生创新中心里,工程实训、科创竞赛、项目路演等活动热火朝天。

  “2015年首批入驻‘大零号湾’的10余支团队,都源自校园早期孵化的学生科创项目。如今,这些项目不仅全部存活,而且不少正步入加速扩张阶段。”该校学生创新中心(创业学院)教师冯晓说。

  “创新的持续离不开教育的种源。”在冯晓看来,得益于“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该校不仅培育了师生鲜明的创新创业精神,还孵化出了商汤科技等一批在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建设中的该校闵行北校区,一座双子楼正拔地而起。一栋位于校内,属于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另一栋在校外,是宁德时代的未来能源研究院。

  “两栋楼通过连廊相连,一端连接学术界,另一端对接产业界,为‘大零号湾’构建未来能源产业集聚高地和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特区提供独特的硬件支撑。”该校“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原副主任罗金才说。

  “作为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之一,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致力打破学习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探索构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教育体系,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战略型、国际化科技领军人才。”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海波介绍,学院与学校的优势学科合作,建立交叉研究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还与企业共建联培基地,面向研究前沿,由企业出题出资,师生揭榜挂帅,实现科技、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

  初创者们说,“大零号湾”的“零”蕴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新创业中的校区、园区、城区零距离,二是象征着科技创新从零开始、创造无限可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看来,“大零号湾”正向着世界级科创湾区的目标破浪前行。

  (通讯员曹杰 卢思语 曾玉竹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要闻 01创新动能在“大零号湾”激荡迸发 本报记者 张滢 特约通讯员 张运2024-12-24 上海交大建师生创新创业聚集地,跑好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两个“一公里”—— 2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