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在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秉持“锻造大国良师”的学科建设愿景,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的培养,不仅落实到语文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实践之中,更浸润在文学院深厚的美育传统之中。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自2019年起,对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 课程方面,建构了“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融合式课程体系。通过深化语文课程理论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语文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性质理念,以及分析教材的基本理论;通过提升语文高阶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理论设计规划语文教学;同时,深入挖掘语文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教学方面,创新性地引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新课程建构项目化模块专题,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个人能力。依托“线下—线下—职场”“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构建“基于SPOC的三级双线翻转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 评价方面,建构灵活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多维分层考评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占比提升至50%,通过线上平台讨论、问卷、视频、随堂测验等形式,实时了解学生情况。线下考评包括期末考试,注重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展示,强调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表达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课程、教学与评价三方面的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学深度融合。同时将师德教育纳入课程目标,融入各个环节。通过课标解读、教材探讨、主题辩论、榜样引导等形式,启发学生探寻教师职业道德与理想价值,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卓越语文教师的培养,不仅依赖于专业性课程的系统训练,更离不开日常性的审美熏染与人格养成。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在审美的浸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传承历史积淀,弘扬“语文美育”传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院多位教授学者深耕“语文美育”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语文美育”研究传统。钟仕伦、秦彦士、李天道教授合著的《语文美育》一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研究了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理论,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该是“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懂得美的各种内涵的开发者”。刘永康教授主编的《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则引进西方的美育理论,用于指导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拓展了语文美育研究视域。马正平教授从中国古典美学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张将“审美境界”作为语文教育的至高追求,希望建立“汉语言文化视野下的语文学科”。余虹教授致力于中华文化美学思想与语文教育相结合,从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与审美人生三个层面建构语文美育的基本框架。 增强学科渗透,推动学科美育课程、跨学科美育课程与活动美育课程的综合发展。美学、文学原理等理论性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书法、音乐、影视等艺术类课程,通过对具体艺术作品的欣赏或创作,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及相互交流的情感能力。语言、文学类文化课程则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审美素养赋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建设校园文化,建构审美人生。美育是一项渐进且深远的“浸润”工程,它不仅需要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还需要丰富的艺术活动及生命体验。自皮朝纲教授创办“美育学校”以来,四川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熏染。除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导的素质教育拓展类活动,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如学生自主组织的各类社团,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审美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拓展生活边界,建立校内外美育协同机制。利用各类社会美育资源,将优秀艺术引进校园。学校组织多种类型“艺术进校园”活动,包括川剧《假县令》《望娘滩》、经典黄梅戏《天仙配》、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以及中央歌剧院专场演出等。鼓励学生“走出去”,参与地方美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参加社区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学生运用所学的师范性知识参与地方中小学教育活动,从一线教学中汲取营养,并助力农村或者山区教育的改革与提升。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秉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之校训,将培养卓越语文教师视为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未来,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有效路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卓越教师。(董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