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党建
2024-12-19 星期四
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甘肃,在听取甘肃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运行情况汇报时指出,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

  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是“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政绩观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要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而要体现在党员干部以实际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践行“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正确政绩观,最根本的就是,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需要党员干部以“无我”之境界和担当久久为功、一茬接着一茬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满足其需要,既需要立竿见影之“小而美”、“细工笔”,也需要利在长远、可持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大写意”。比如,“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几代甘肃人的夙愿。引洮供水工程首次启动是在1958年,因当时条件制约,3年后停工,在近半个世纪后再度上马。历经8年艰苦建设,2014年底,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又经7年接续奋斗,2021年9月,二期骨干工程建成通水。最终,总长1069.83公里的干支渠辐射甘肃中部最缺水的5个地级市13个县(区),惠及近600万群众,约占甘肃省总人口的1/4,可谓长远造福人民的“圆梦工程”、重大工程、世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政贵有恒。长远造福人民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把握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大功。

  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要求党员干部切实提高造福人民的能力。多抓、抓好造福人民的工程,靠的是信仰信念,比的是境界担当,凭的是能力水平。《庄子》有云:“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能否在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方面实现新作为,关键看是否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根基,迈好“信念之步”;另一方面,要把实践和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到改革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急难险重第一线去拓视野、强本领、长才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提升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党建 06多抓造福人民的工程 张永伟2024-12-19 2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