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瓷都景德镇,以千年不息的窑火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也孕育了一所独具特色的百年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秉承“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的初心使命,把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纳入到各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将课程思政与陶瓷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新路径。经过十余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与优化,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文化铸魂: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陶瓷文化育人体系 通过深挖陶瓷文化资源,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景德镇陶瓷大学构建了“文化育人+思政育人”的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思政改革体系,将陶瓷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近5年,此类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其他类别课程10余门,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陶瓷文化为特色的“一中心四课堂”思政育人新模式。 1.实体课堂:以陶瓷文化激发学生文化认同。景德镇陶瓷大学将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弘扬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抓手,通过实体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国际影响力。如“陶瓷概论”课程就通过建构从中国陶瓷器物“走出去”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陶瓷生产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持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2.校园课堂:以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文化认知。通过“陶瓷文化大讲堂”“陶瓷文化展览”等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多维度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组织打造“红瓷保护班”“红遗班”等各类红色班级,通过党建品牌活动将陶瓷文化的红色基因融入到育人实践中。 3.城市课堂:以资源优势深化学生文化体验。景德镇陶瓷大学创新性地提出“城市即课堂”育人理念。利用景德镇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组织学生深入陶瓷博物馆、古窑遗址、传统制瓷作坊等城市文化地标,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搭建各类陶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生产基地、创意工坊等场所开展实践,参与实施创新创业项目。这种贴近产业、融入城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陶瓷文化精髓,培养既懂技艺又知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 4.融媒体课堂:以数字技术延展课程育人空间。景德镇陶瓷大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媒体课堂。组织开发的慕课“从china到China:中国陶瓷文化三十讲”,被“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等学习平台采用,选课人数2.6万余人次,互动讨论帖数3.8万余条,受到来自100余所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高度好评,先后入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立项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该慕课成为陶瓷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课程范例,极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创新赋能: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景德镇陶瓷大学秉承“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与文化育人深度融合,使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了课程育人成效。 1.案例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工匠精神、创新实践等案例,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价值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时代感。如在讲述陶瓷工艺时,结合学生创作实践,探讨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创新内涵,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2.翻转课堂:让学生“动”起来。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方式,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课堂主角。课前完成知识学习,课中进行讨论互动,课后及时跟踪反馈,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技术赋能:让教学“智”起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打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以更深入地理解陶瓷文化。数字化教学手段不仅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实践助力:拓展多元实践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与文化自信 景德镇陶瓷大学以陶瓷文化为媒介,将各类实践活动贯穿育人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依托赛事活动,激发创新潜力。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陶瓷修复、陶瓷设计、创新创业等各类赛事活动。近5年,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500余项,创作的《回望峥嵘读初心》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这些活动不仅有效传承了陶瓷技艺,还彰显了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加强校地联动,推进文化传播。景德镇陶瓷大学依托地方行业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与故宫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等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通过“陶瓷文化进校园”“陶瓷非遗保护”等活动,与地方文化资源深度合作,推动陶瓷文化教育向更广领域拓展。 3.创新成果转化,彰显文化自信。景德镇陶瓷大学强调“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专攻深究”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陶瓷文化教育与创新实践的紧密融合。学生通过深度参与陶瓷修复、展陈策划、文博宣讲等活动,将陶瓷文化知识有效转化为创新实践成果。如在兴田乡、南山柴窑等地开展的陶瓷非遗文化创新展示和教育推广活动,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陶瓷技艺的创新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中国陶瓷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普及陶瓷知识、传播陶瓷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等,景德镇陶瓷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同时实现此类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此类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不仅实现了陶瓷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文化自信。近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3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彰显了课程的育人成效。未来,景德镇陶瓷大学将持续以陶瓷文化为特色,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进陶瓷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更多陶大力量。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开发建设及其国际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JXJG-21-11-1]阶段性成果) (陈宁 胡思琪)
|